《呼啸山庄(经典译林)》_精选读书笔记1800字
与此书相遇多年,但直到今日才把它读完,多年立下的flag终于拔除。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主人公希刺克厉夫身世可怜,惨遭排挤,且因爱生恨,将所有他憎恨的人送进地狱——不幸的是,也包括自己所爱之人,凯瑟琳。当他成为了呼啸山庄、画眉田庄的真正主人时,内心的空虚袭来,他死在了某个风雨呼啸的夜晚。
直达人性深处,层层剥开复仇的本质,是《呼啸山庄》的天然主题。已有无数的作品证明复仇背后的荒诞与虚无,在发泄仇恨的同时,也将抹灭美好与和谐的事物。美狄亚疯狂控诉丈夫的不忠,但实施的途径却是残杀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丈夫绝后的同时也撕碎了自己的骨肉;哈姆雷特英勇正直,为父报仇,却也间接害死了无辜的奥菲利亚,美的消亡与复仇的哀歌,使他走上不归路。哪怕是像《琅琊榜》这样的通俗作品,林殊的复仇也必将伴随着对萧景睿的伤害,尽管他很无奈,很抱歉,但一切无可避免。
复仇是以痛止痛,以更大的悲剧抗拒悲剧本身。尽管有“正义的复仇”,但绝没有“欢喜的复仇”。无法可想,若仇恨披上“欢快”的外衣,人性将变得多么浅薄。而《呼啸山庄》式的复仇,连“正义”都不屑一顾。希刺克厉夫简直是撒旦的化身——间接害死埃德加、辛德雷(凯瑟琳的死也与之有关,虽然他绝不是故意的),侵占恩萧、林惇家族的财产,欺骗伊莎贝拉的感情,精神虐待自家儿子……罪大恶极,以至于常常掩盖他复仇的缘由,令人忍不住断言“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
然而,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恩萧、林惇家族除了哈里顿、凯蒂等新生代是彻底的受害者,第一第二代人不算完全无辜。且不论辛德雷·恩萧对希刺克厉夫的暴虐,老一辈的林惇夫妇,以及埃德加、伊莎贝拉等人自一出场,对希刺克厉夫就是蔑视的。初次相遇,林惇家只接纳了“贵为小姐”的凯瑟琳,却无情赶跑了肤色不同(吉普赛人在当时地位低下)的希刺克厉夫。在后来的相处中,埃德加屡屡与凯瑟琳数落、讥讽希刺克厉夫——后者开始是抗拒的,但出于某些原因不得不迎合埃德加。两人婚后,希刺克厉夫归来,埃德加竟提议在厨房面见他——此处看似因为嫉妒——毕竟明眼人皆知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亲密无间,实则也暗示埃德加对希刺克厉夫的轻视——认为他是下人,不配出现在厅堂,尽管他后来屈服于凯瑟琳的坚持。
导致复仇的致命伤,是凯瑟琳“嫌贫爱富”,嫁与他人。凯瑟琳出于”一番好意“,希望用丈夫的财力帮助希刺克厉夫摆脱辛德雷的虐待,但这恰恰挫伤了他的自尊,夺走了他最珍贵的东西。于是,身世凄惨、遭家主盘剥、又被豪门少爷横刀夺爱的希刺克厉夫,终究走上了复仇之路。
根深蒂固的尊卑等级观念与民族歧视,决定了希刺克厉夫的未来必将悲惨。事实上,无论他是否善良,都已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上帝是救不了他的。而他恰好一点儿都不善良,拼死了要出人头地,抢夺一切。从这个层面来看,希刺克厉夫的出走改变了他本该穷困潦倒的未来,他的复仇本质上是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反抗不公并非就是正当的,《呼啸山庄》的深刻在于这些一步步将主人公推上悬崖的人物,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从而将复仇的荒诞倾泻而出。凯瑟琳自私固执,爱慕虚荣,继承了恩萧家族的坏脾气,欲靠夫家帮扶情人的作为更是天真愚蠢。然而,当看到这位槽点满满的姑娘掏心掏肺地与丁耐莉表明心迹,笨拙地平衡埃德加与希刺克厉夫之间的关系,精神失常却依然拥抱着自己的爱人时,我对她的同情始终多于厌恶。说到底,一位父母早亡,兄长暴戾的小姑娘,能得到多好的教养?一位至死不过19岁的少妇,又有多成熟的思虑呢?这样“讨人厌”的凯瑟琳是最真实的。
埃德加或许能博得更多读者的同情。他虽然蔑视地位低下的希刺克厉夫,但终究没有害人之心(与辛德雷天差地别),是一位虔诚痴情的好丈夫,也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好父亲。行将就木的埃德加不在乎自己的家产是否会被仇人掠夺,只在乎自己的女儿能否有所依靠;不在乎生前妻子不够忠诚,只愿死后与之长相厮守。正因如此,当他唯有见到了凯蒂才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着实令人唏嘘。
常听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我读完本书后,越发觉得“可恨之人或有可怜之处”(并非绝对,因而是”或有“)。撒旦并不是生来就有,每一滴仇恨都有可能是点燃罪恶之火的火星。所幸,作者最终让新生代的凯蒂和哈里顿走出地狱之火,他们继承了凯瑟琳的眼睛和埃德加的善良体贴,他们的结合似乎也喻示人类终将以“爱”战胜尊卑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