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重现的时光(第七卷)》_读书笔记700字
4个月20天,300万字,终于完成了对马塞尔•普鲁斯特伟大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在翻过最后一段时,我感受到了生理性的心悸和血脉喷张无以言表的感动。作为古典派最后一位伟大作家的普鲁斯特用他的一生铸就了20世纪最伟大的名著。
摘录第七卷《重现的时光》一段最最令我感动的片段:
“我不知道那会不会成为一座教堂,让信徒们能在教堂里渐渐地学习真谛和发现和谐、大全景,或者那会是永远不可能进出的地方,像建造在海岛顶巅的德落伊教祭司的纪念碑。然而我已决定为此奉献出那些仿佛在依依不舍地离我而去的力量,依依不舍仿佛就为了让我有时间在修完周围的通道后关上“墓门””“我们生命中曾经的一切,像潜入似水年华的巨人,同时触及间隔甚远的几个时代,而在时代与时代之间被安置上了那么多的日子——那就是在时间之中。”
普鲁斯特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几年,足不出户,全部心血,健康,生命都用来建筑了他心目中以时间为主角的精神性哥特式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不一样,《人间喜剧》让游客可以体会到一生中能够见到的所有类型的人,就像相对论之宏观,而普鲁斯特建筑的教堂,游客领会到了极致的微观世界,像量子力学之于微观的“我”,“我”可以体会到一生中遇到的所有构成“我”的思想和精神,这个大教堂以七卷书为龙骨,在最后一卷完结的时候7个巨大龙骨合为其一并伴随着瓦格纳,塞萨尔.弗兰克,圣桑的伟大音乐让普鲁斯特走进了它,‘依依不舍仿佛就为了让我有时间在修完周围的通道后关上“墓门’,封笔与世长辞,留给后人的这座伟大建筑,用时间引领读者去重现,去体会,去感动那一份似水年华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