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儿童性格心理学》_精选读书笔记_1900字

《儿童性格心理学》_精选读书笔记1900字

儿童性格心理学

李群锋

7个想法

◆ 序言

>> 正如英国伟大的作家狄更斯所说:“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性格就如同人们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到这一良好资本不断增值所带来的“利息”;而坏的性格就好像一笔永远也无法还清的“债务”,而其不断增长的利息则是一种折磨,令他无法成功,直至最后“人生破产”。

◆ 表现型孩子的性格心理ABC

>> 培养红色性格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坚持自我:红色性格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和热情,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保护和维持孩子的这种积极和热情。热情和快乐是他难能可贵的天性,在他眼中,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要让外界的人或物影响孩子的心态和性格,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他坚持自我的重要性。强调规则:制定清晰的制度规范,并且反复跟他强调。红色性格的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很容易就偏离主题,所以家长要反复对他强调规则,而且要看着他的眼睛,把话说到他的心里去。布置任务:疏导他过剩的精力,加强他对某一件事的专注力。比如:假期带他到动物园的时候,不要随着他的性子来胡走乱逛,而是要让他定下心来,让他观察假山上总共有几只猴子,小猴子之间有什么不同,并让他尝试为它们归类,等等,培养他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弥补错误:如果他弄坏了其他孩子的玩具,就让他把自己的玩具“赔”给人家。打碎了碗怎么办?让他在饭后擦桌子、扫地,以做家务的形式进行“赔偿”。弥补错误能够让红色性格的孩子找到承担责任的正确方法。

◆ 孩子任性妄为,分散注意力或冷处理

>> 当孩子哭闹任性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用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间就越短,家长可以用更有趣的事物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这招不奏效,再试着冷处理。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让孩子自己慢慢平静。如果孩子继续胡闹,家长也可以暂时离开,在不远处悄悄观察孩子的举动。通常情况下,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无理取闹并不能换来大人的妥协时,他们就会平静下来,而这时大人再跟他们讲道理,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 营造好环境巧疏导,制止孩子的歇斯底里

>> 那么如何才能令孩子的脾气柔和、温厚一些呢?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平等、温和的家庭氛围,杜绝暴力和冷暴力。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温暖,但同时也不能过分溺爱,那样会养成他们唯我独尊、任性妄为的坏毛病。其次,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愤怒的时候静数三十秒,让情绪平稳下来;或者用其他事物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最后,要记住:当孩子试图用歇斯底里的哭闹来达成某个目的时,家长千万不能妥协。不要因为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怜巴巴就“缴械投降”,满足孩子的欲求。要知道,一旦这种行为养成习惯,孩子长大后也会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最后甚至做出伤人伤己的愚蠢行为。

◆ 夸张的行为,只因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 “获得关注”是每个人内心的心理需求,如果父母平时忽视了孩子的这种内心需求,孩子就会用夸张甚至极端的行为来博取众人的关注。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平日注意多跟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有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就不会通过大吵大闹来获取存在感;给孩子多提供展示的舞台,尽可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对他们的“发明创造”多提意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的注意和关心。这样,有客人来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过于急切地寻找“表演舞台”。对孩子良好的行为多加肯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同时也要他们明白过度夸张的表现是对客人的一种惊扰和不礼貌,渐渐地,孩子就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了。

◆ 附录

>> 六个方面需要重点培养社交能力能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愿意主动照顾他人。父母可鼓励孩子结交更多的朋友,融入更多的朋友圈中。独立性生活与精神双重独立,不仅可以在生活上照顾自己,还可以在精神上做到独立自主、充满信心、善于交际。自制力可以从大局出发,牺牲小我,约束自我,有强烈的自觉性。韧性遇到问题永不言弃,学会开动大脑思考,想方法解决。父母应支持孩子的想法,协助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勇敢的品格遇到问题不莽撞,可冷静对待,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在平时不断磨合。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拥有乐观心态的孩子,不仅会身体健康,孩子的幸福感、求知欲也会更强。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凡事多从乐观的角度去想,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积极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帮助孩子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让孩子的生活更充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