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_精选读书笔记_700字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这是杨照先生《经典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篇幅短小,但颇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作者先从庄子和老子的异同讲起,叙述了道家思想从“黄老”到“老庄”的演变过程,进而总结了《道德经》讨论的三个核心问题。一、存在一个不可被归纳的道,道是所有现象以及能被归纳总结的规律的总源头;二、要理解道,必须用后退的方式,看到事物对立和互相依存的两方面,道,就是一切分别升起之前的大混同;三、如何依照道更正确的处世,尤其是如何依照道更好地使用权力。这也是老子与庄子之间的一大分歧,老子对话的对象是当权者,反复述说的,是当权者如何使用权力。

当然,《道德经》中也有更超然的境界存在,例如,“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那如何能做到去除自我(己身)而做到“无患”呢?就是要“以身为天下”,意思是让自己的欲望好恶和天下人混同,这样己身就成了“天下身”,以大公无私来成就自私。诚如作者所言,《道德经》反复述说的,都是这样的道理。

作者不提倡对《道德经》做过分的诠释,崇尚在弄清原著历史背景和对话语境的条件下阅读原典,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德经》作为战国时期的作品(作者认为),面对当时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惨境,老子提出了很多“刹车”和“向后退”的主张(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必须要认识到有些主张是针对当时的历史环境所下的一剂清凉泄火的药,诚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圣贤教人,如医用药”,圣人的话是药,不是粮食,不能乱吃。

总体来说,杨照先生这本小册子言简意赅,是入门的好读物,同时也适合读过《道德经》详细注释的读者阅读,可起博约之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