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_读书笔记800字
[正如文明史递进的,文化是回返的,以文艺复兴的形式。……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
全书作者笔触一气呵成,将整部红楼拆分成各个不同角度看来的“庭院楼阁“,有要仰首赏景的《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有要俯身品味的《老祖宗的牌桌阴影》,有蜿蜒曲折的《诗词曲赋的隐喻意味和叙事功能》、《名词的垂直联想和回目的对比设计》之流,亦有廊台宽阔的《贾宝玉的死亡准备》、《薛宝钗的生存攻略》之景……
难以一一言尽,却剖析得十分别颖生趣,可以共赏一二。
文奇,奇在整篇著作都能贯穿“情“、”梦“、”灵”这三个层面。
先以意大利影片《豹》引出“贵族精神”和“审美层次”这两个概念,提及“走狗绵羊的生存世界”、“豹的平民世界”、“豹的精神的贵族世界”,然后顺势剖析对应情、梦、灵这个层次。
从叙述结构上来说,作者雪芹开初以自己的口吻叙述这部《石头记》时是尘世的情,后来以石头的自述来讲这段故事又是超脱的灵,最后结尾一片白茫茫归化于无又是梦这个层面。
从叙述内容上来看,在一个由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这三个层面构成的故事世界中,大观园属情,经由太虚幻境的梦,最后以回归大荒山的灵相连接。
从叙述空间来品,尘世间的故事像贾雨村、贾政之流是情 ,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情意象是梦,最后历史的审美意象青春的零落是灵。
不一一赘述,从角度层次来品读内容还是些有裨益,也能看出笔者的内涵文化深厚,引经据典信手而来,不失为一次奇特的阅读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即是人笔,就要留心文中笔者的个人喜厌倾向,产生分歧自是常事,与人交流分享尤其。
就像写到最后,我将认同笔者书中所写的部分理出来,而避开不言其它。也希望其他读者读到我的书评时,也可以认同,也可以一笑置之。
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