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片海:阿拉伯之春、欧债风暴与新自由主义之殇》_读书笔记900字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另一片海:阿拉伯之春、欧债风暴与新自由主义之殇》,书名很长,一边是浪漫的足以让人“面朝大海”的诗句,后边却是沉甸甸的历史与现实,这个题目本身也许就表达着作者对这个世界一些事情的内心感觉。
作者张翠容的自述是我接着要一口气读下去的原因。她是一位记者,但用她自己的话说,却是“唯一不跟随主流报道、亲身走进现场,并尝试从阅读探索问题本质的记者”。她尝试用希罗多德那个时期历史作家们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世界。当然,当然,非主流并不意味着就是坚持真理,作者不跟随主流,是因为主流的记者们太老套,太懒惰,太无自己的思想与方法。作者要挑战的是这种形式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无论作者的结果如何,仅就这种态度,我觉得都令我们敬佩,都令我们必须去看看她的成果。“即使她亦无法避免那种“蜻蜓点水”的印象式描述,但从这份执著的努力中,读者仍可深深感受到作者对走进现场、让真相说话的坚持,以及隐然独立的人格。”
张翠容在这本书里,访问的对象不单有马卡里斯这样的资深学者,也有希腊青年经济学家瓦鲁法科斯(Yanis Varoufakis)、希腊“直接民主”运动倡导者马高拉斯(Charalampos Magoulas)、西班牙传奇作家及经济学家桑贝德罗(Jose Sampedro)、埃及经济学家欧尼沙威(Ibrahim Elesawy),还有突尼斯新近冒起的政党领导人物。从不同的经济学家口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背景及其经济问题的脉络,并由此深刻几个认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自的问题固然有别,但大致上是一样的,从充满佛朗哥政权阴影的西班牙人民党、依赖美国经援军援统治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到借助右翼军人独裁蹿升的右翼政客,他们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背后都有着鲜明的IMF标志;当美国情报机关发现一向与他们合作的政府越来越众叛亲离,他们就转而支持年轻人从网络组织民主运动。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开罗民众集会时,很少人会想到美国情报机关同样发挥着他们在“颜色革命”中发挥过的作用;北非民众的反抗最终并未带来政治或社会的变革,在突尼斯,贫穷的南方依旧贫穷,在东北部,富人们依旧生活在海滨酒店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