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三部曲》_读书笔记500字
知道为什么看不见蓝天吗?
因为我们生活在云层之下。
京华烟云好长,还有后续。时代之下人们的个性依然可以保存,但是命运却失落了。我以为第三部的时候,婚姻会有另一种表达,结果还是寡妇的婚姻备受赞颂吗?
比如木兰,结果就是最好的表达,不管心灵层面如何,在一起生活的人才是爱人。
比如丹妮与老彭,也许道义责任大于私人情感,但是选择权并不在个人手上。不管我如何说服自己,木兰姐妹(我甚至没记住名字)和丹妮的寡妇之婚都令人感到悲哀。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正确的东西就是无法成全人的情感的。
日军,抗战的历史看得我愤恨,心痛,泪流。在这个洪流之下有民族情感,有生之唱响,有年代的印记,青年的血性,团结一致的感动,种种,种种。
依然有一群充满个人性格特征的人,但看来一个个也失却了自身的命运选择权,姚先生和老彭除外。其他人,哪怕是木兰,被描绘显示出的“不一样”也只是无力软弱的抗拒罢,最终被显现和被称赞的依然是顺从。
纷争之下,人如何生存,如何生活?
看完会有答案吗?
唏嘘,感叹,林语堂先生的故事终究讲的好听,但是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