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洛丽塔》_精选读书笔记_800字

《洛丽塔》_精选读书笔记800字

洛丽塔 评
在整部作品中找不到一个淫秽的词。这些场面虽然可能会被某些人不适当地指责为本身就会激起情欲,但它们却是一个悲剧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最起作用的场面,而这个悲剧故事坚定不移的倾向不是别的,正是尊崇道德。
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总具有独创性,《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对于作者来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其带来直截地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那是一种多少总能连接上与艺术(好奇、敦厚、善良、陶醉、痴迷)为伴的其他生存状态的感觉。
从某种魔法和宿命的观点而言,洛丽塔是从青少年亨伯特,有关他的安娜贝尔那段痛苦的回忆开始的。痴情的亨伯特的眼中,洛丽塔是他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他的罪恶,他的灵魂。
读者无意颂扬亨伯特的“痴情”,无疑他的行为令人发指,甚至卑鄙的;他是一个身上残暴与诙谐兼而有之的人物,或许他显露出莫大的痛苦。在他的自白书里,自始至终闪现出一种力求诚实的愿望,但这并不能免除他罪恶的一面。他反常变态,可是他那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多么神奇地唤起人们对洛丽塔的柔情和怜悯,从而使我们既对这本书感到着迷,又对书的男主人公深恶痛绝:在他们反常、难以启齿的同居生活中,对亨伯特墨守成规的洛丽塔渐渐清楚地明白:就连最悲惨痛苦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的乌七八糟的生活要好,而这种生活结果却是“父亲”能给予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最好的东西。
假设《洛丽塔》作为一份病历,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比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本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