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全集)》_精选读书笔记_1400字

《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全集)》_精选读书笔记1400字

也许这是近来我读得最马虎的一本书了,因行文和内容都比较轻松,我就边听边做些锻炼、做饭等别的事情(感谢微信读书,它的AI读书功能特别好)。本意是让眼睛休息,可是常常听到精彩处就忍不住拿起来细读。有时候实在两眼无法二用,听得不太真切的地方就再倒回去重听。那是一种有点类似于小时候翻来覆去看《上下五千年》的感觉。虽然因历史漫长、人物众多,不可能像金庸小说那般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却一样吊人胃口,更是屡屡触动心灵引发强烈共鸣。只要是我能腾出手眼来看的章节,我几乎都会大段大段划线。
听/看完这本书,再回头想想,我对威尼斯这个海狸之国(歌德语)留下的印象极好,但如果让我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是说一个完整的人名,我都会瞠目结舌。也是,它本来就是一座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浮城,却有着源源不断让人喜欢的故事和人。细节虽然模糊,有几点总体感触特深。
首先是它的“拜金主义”气质。这个评价绝不是贬义的。因之前《微观经济学》的读书心得,我对此更加以为然。威尼斯有特别强的赚钱能力,又格外爱惜本国子民,但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他们总是以此为第一选择。对于个人,用钱可以避免感情冲突;对于国家,用钱可以避免流血牺牲,真的是上上之策。
其次是“反英雄主义”气质。“以相信人的良知为基础建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在1530年走向终结;而以不相信人的良知为基础建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佛罗伦萨灭亡之后,又延续了300年的生命”。这个国家设计出了严密的制度,以防范独裁世袭、垄断剥削、贫富分化,为人民提供多种谋生之道,就算家道中落,也有东山再起的大希望;为国捐躯的臣民,国家帮助赡养家庭……其实,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他们不差钱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他们一切为了钱(或者换成“经济”不那么刺眼些)的宗旨之上——这让他们成为实用主义的理性之人(为什么查理.芒格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理性”?)。反英雄主义,让这里的“贵族平民化,平民贵族化”。
再次是“体贴入微”气质。还是由于“拜金”“实用”的底色吧,除了在地中海商圈倒买倒卖,威尼斯人对服务商机的嗅觉也格外灵敏。看了中世纪时他们组织欧洲各地的人前往圣城朝拜、17世纪后组织本地游的那些故事,不能不让人感叹他们已经把人的需求摸透了,把服务做到极致了!
这本书从1500年前一直写到19世纪。都说“活久见”,威尼斯以其实用主义的理性、经商赚钱的天赋、民主完善(当时)的政治体制,经历了风风雨雨,熬过了拜占庭、埃及、热那亚、佛罗伦萨、土耳其……,没有哪个国家能像威尼斯那样在国家体制不变的状态下维系如此长久。但当新大陆和新航线被发现、拿破仑的崛起和入侵,势不可挡的历史大潮轮番袭来,国内经济、政治不可避免走向下坡,外力又加速了内部的败落,这个国家从量变最终到了质变。
听去过的朋友讲,那里如今只能说用“了了”来形容。尚未与海都谋面的我不由怅然:难道只能从文字中见识往日浮华——我蓦然觉得,也许《海上浮华录》的名字更适合这本书。曾有先贤评价威尼斯,认为它具有最接近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理想政体。不由想到《黑客帝国》里人类最后的栖息地锡安——那里的人物装束与古代威尼斯人何其相似。也许人类对于政治文明的终极想象力就局限于对那段过往辉煌的追思中了吧?
作者在前言中引用了一句古罗马名言:“为了令人生趣而写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因此,在冬雨连绵的日子里,我有这样一本书、这样一段历史的陪伴,真是种幸福的体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