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_读书笔记700字
我原来不太习惯看故事性不太强的小说的,在我看来,太过高深或者说是逻辑不太清晰,两者是没差的,有一种无厘头的感觉,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远不如一个正儿八经的故事。但最近我开始享受这种文字了,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到韩寒的1988,或许是因为读这类小说,不需要带入太多个人的感情吧,相对来说投入少一点,轻松一点,更多的是享受文字,当然,我不得不承认,两部小说的中心思想我都没有悟到。
刚开始看这部小说时,距离我看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只过了几个小时,消化的不是很好。我对一个人畅谈了我对这部小说的看法,我说: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再看韩寒的1988,感觉作者功力弱了不少。而且我觉得,韩寒的“极发达”就是沿用了王小波“帝王将相”的用法。韩寒可能想写出王小波的感觉,但是却没有写出来,因为中国只有一个王小波。我其实有点心虚,我的言论未经考证,很可能是谬论。但我当初却道的是心里话,因为这个人是我生命中极其信任的一个人,他不会嘲笑我,我不怕他笑我矫揉造作,我想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常常会说,很好!
其实,我一直想跟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但我不知道怎么交流,无论你说的或深或浅,只要不在一个频道上,谁都没耐心听你说,你也没信心说给别人听。但是想让两个思想能停留在一个频道上,就像那种我不说你就会懂的桥段,恐怕在佛前烧个五百年才会有吧!看书的时候,有些文字常常直击我的内心,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一辈子都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那我可能就得憋屈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