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帅刘伯承》_读书笔记800字
刘帅,在我心目中是解放军元帅中最能打的之一。读此书看到的是由战将到儒将的过程描述。学习,不断的学习。总结,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研究。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作出相对最合理的处置,在最有利的态势扑捉疑点加以弥补。尤其是创新与成熟战法的结合,从不因创新而冒进,也不因任务艰巨而裹足不前。凡事均从大处着眼,对党中央的命令中体会大战略意图,并坚决执行。成全刘帅的两个条件,一是党中央的绝对信任,二是人民对党的支持。因此,党内团结,人民支持是我军胜利的基础。没有就会吃败仗,没有就会损失惨重。以刘帅军旅生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历足以证明这一点。
刘帅对游击战的精髓总结为没有根据地人民的支持,根本打不赢。解放战争千里挺近大别山的经验告诉我们,战略上的正确不等于军队代价损失折半可以忽略。这一点,在粟裕拒绝南下过长江给予了充分理论依据。他已不再是代价问题更是因刘邓的到来,使得中原及华东两大主力已经形成策应,有助于粟裕有信心多歼灭国军主力有了先决条件。就此阶段粟裕连战连捷,刘帅甚至放弃自己计划,多做策应,并利用华野行动,四两拨千斤,攻下襄阳。证明粟裕之策与刘邓大军之间的默契,源于刘帅的远见。从而还发现粟裕为什么一定要陈毅挂帅的潜在因素。
刘帅最大的优点是求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尤其是上党战役总结后,即在八路军由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方向转化,他在此时更像是所部的校长、教官。这种转变之快应得益于长期的军事理论研究和在苏联学习的经历。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的周边环境也是在发展中不断转变,谁跟上形势,谁顺应发展,谁就回站在潮头。这是我敬重刘帅的根本原因。求变求新,是任何时代都必须做的自我革命。
感慨颇多,不再赘言。[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