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漫画版)(合集)》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1328年10月,游民出身的“痞子皇帝”朱元璋出生。
想当年,蒙元暴虐,神州大地几千万汉族人盼星星盼月亮,希望有个大英雄来赶走“蒙古鞑子”。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一个“痞子皇帝”。
如果只是痞子凑巧当了皇帝也就罢了,但更可怕的是,这个皇帝统治,也用痞子的那一套。
朱元璋一上台,首先是严刑峻法。他亲自制定的《明大诰》集中国帝王残酷暴虐之大成,凌迟、肢解、剥皮、灭族,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动用频率极高。
然后是镇压知识分子,羞辱士大夫。朝堂之上,士大夫若不顺朱元璋的意,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脱下士大夫的裤子,就行廷杖,而且强制文武百官在旁围观。廷杖时,受刑人痛苦难忍,大声哀号,头面撞地,尘土塞满口中,胡须全被磨脱,其对人性和人的尊严的摧残,惨不忍睹。
……
朱元璋现象并非明朝的特例。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游民出身的皇帝不在少数。尽管,当他们成为“太祖高皇帝”以后,都要自命“奉天承运”以掩盖自己“少时无赖”的历史。但事实上,恰恰是份有意识被掩盖的历史背后,隐藏着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一种特质——“游民性”。
在谈到中国社会潜藏的这种“游民性”时,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说,就实际历史来说,“秦始皇与作为其对立面的陈胜、吴广的结合,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或曰极左路线的源头。这种思潮以劫富济贫,分田废债的平均主义为一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专制主义为另一端……刚刚过去的文革,正是游民性的总爆发……”
从桃园结义前,杀掉对方一家老小的关羽张飞,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孙中山的会党,甚至秋收起义后,杀尽土豪劣绅的工农红军。与所谓儒家道德和官方正统意识形态完全相反的“游民文化”,与其说隐藏于中国社会,不如说还支配着半个中国,半部历史,直到最近还时时冒出头来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