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_读书笔记1400字
看书评,大家都说这本书是两个部分组成,“城南旧事”和“孟珠的旅程”。看似不关联,英子的童年和孟珠的旅程合起来不就是一个人生。
英子的童年,作者透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她们清澈的瞳孔可以过滤掉许多成人世界污浊的杂质。秀贞这个被封建伦理道德迫害的牺牲品,大人眼里的疯子,却一点不让善良单纯的英子感到害怕,反而亲近她、帮助她,无奈孩子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幸而成人的痛苦,在孩子心里泛不起太大的波澜。有些故事你以为它还会有后续,殊不知就像孩提时的记忆,记着记着就断了线。伴随着新故事的开始,逐渐在脑海中退掉了颜色。没有结局的故事,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幻想。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英子一直认为自己分不清楚,就像她总是分不清海和天,直到她的无心之举失去了那个特殊的“朋友”。“我们去看海,我们去看海,蓝色的大海上,扬州着白色的帆……”你是否也看到了一张纯真稚嫩的面孔,声声朗诵着诗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
兰姨娘的到来又给英子带来许多快乐,可是兰姨娘与父亲的关系却让母亲难过,也让她苦恼。古灵精怪的英子用孩子特殊的“手段”,快乐又不失友好地成功将兰姨娘和德先叔撮合在一起。兰姨娘走了,父亲失落的眼神让英子有些同情。似懂非懂的年纪,无法真正理解父亲的苦恼,所幸无法正真理解,她们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费太多神,明天依然是快乐的。
这个家里最苦的是宋妈,穷苦的生活让她迫不得已在小栓子刚出生不久,便到英子家当奶妈。眼看苦日子快熬出头了,殊不知儿子已经被溺死,女儿也早已被丈夫黄板牙卖掉。一封封饱含深情地家书,从未送达孩子们的耳边,未能感受到母亲日日夜夜的思念。
宋妈跟着黄板牙回了老家,英子渐渐长大,到了小学毕业的年纪,父亲却病重入院。英子一直期盼的让父亲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未能如愿。父亲的“花落了”,意味着英子该长大了。前一秒还想着要向父亲告弟弟妹妹的状,下一秒就意识到以后就是弟妹们的天,长大有时候真是一瞬间的事情。
孟珠的旅程,讲述了孟珠为了供妹妹上学,独自在台南一个歌厅唱歌挣钱,与她同台的还有一个名叫雪子的女子。雪子外表开朗实则内心脆弱,错乱复杂的情感生活让她抑郁并自暴自弃,最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与雪子不同,孟珠有着强烈的自尊,在浮沉的年代没有因为职业放弃或迷失自我,反而成为歌唱界的一股清流,被刘专员欣赏和追求。成人世界有着太多的矛盾和情感纠结,当孟珠发现自己更喜欢许午田并委婉拒绝了刘专员,却发现自己的妹妹也喜欢许午田。孟珠逃避到刘专员的住所,试图说服自己嫁给虽年长但成熟稳重细心体贴的刘专员。出乎意料,最终刘专员和妹妹却帮助她跟许午田走到了一起。故事的结尾,孟珠看到丈夫曾经与妹妹往来的书信,她好奇地拆开看了其中的一封,信中字字流露着妹妹对老师(许午田)的仰慕之情,妹妹无意中提到流行乐是“靡靡之音”,而这正是她从事的音乐,这让孟珠感到受伤害。她不知道这封信以后他们又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何丈夫会有意让她看到这些信。她想继续读之后的几封,但是她却放弃了,知道又如何呢?也许这就是成年人的聪明之处,不必自求苦恼,同时也是成人的悲哀吧。
好多读者之所以更喜欢前部分的《城南旧事》,是因为孩子的世界始终充斥着快乐,文字也是明快愉悦的。虽然每个故事都以分离为结尾,但痛苦却是短暂的。成人的故事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