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莫奈》_精选读书笔记_2300字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莫奈》_精选读书笔记2300字

我终日着迷于色彩,它是我的喜悦,我的痛苦。——莫奈(Claude Monet)

看了这本莫奈作品赏析的艺术启蒙读物,喜欢上了莫奈的作品。他的画中有丰富的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还有温暖的故事、美丽的自然风光。我想,拍照的感觉也同作画一样,沉醉于光影的变化,着迷于记录生命、记录自然。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了,跨越时间、空间,跨越国籍、性别、经历,艺术可以给人普遍的关于美的感受。所以关于博物馆失火救猫还是救画的那个辩题,我会选择画。

我整理了一些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编辑成了一篇推送发在我的公众号【山中日月长】上了,系统整理了莫奈的生平经历,并插入了近二十张莫奈的画作图片。推送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OldhMOeyoh0uAj4qNAqoUQ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搜索【山中日月长】关注我的公众号查看哦~

在这里把一些文字内容干货贴在这里: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绘画特点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他可以就同一处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如《草垛》《睡莲》等。而这仅仅是为了表现同一场景的不同天气、光线下的不同表象,这是其他画家很难做到的。

性格特点

莫奈像个隐士,有时有很强的孤独感。这一方面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爱思索;另一方面,因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当他不得不单枪匹马奋力前行的时候,自然有一种寂寞寥落的感觉。他毕生坚持印象派的信仰,曾以拒绝参加有悖于原来创作手法的印象派展览以示反抗。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印象派信条的表现,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原因。

人物生平

  • 1840年代

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搬离巴黎,随家人居住在勒阿弗尔(Le Havre)。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 1850年代

15岁的时候,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在文具店售卖,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

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

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

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1859年,他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学习绘画。

  • 1860年代

1860年-1862年:莫奈在阿尔及利亚服完兵役之后,进入大学学习艺术课程。

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画室。在那里他结识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弗雷德里克·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尔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66年:他以卡米尔·汤希尔(Camille Doncieux)为模特创作了《绿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该画作入选了法国艺术沙龙,缓解了他窘迫的经济状况。

1867年:莫奈与卡米尔生了第一个儿子让(Jean),但莫奈曾因为经济困难又得不到父亲资助而试图自杀。

  • 1870年代

1870年:莫奈与卡米尔(Camille Doncieux)结婚。

1870年-1871年:在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期间,莫奈去英国避难。在那里他学习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J.M.W. Turner)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激发了莫奈对色彩研究方面的创新。

1873年:莫奈夫妇回到法国,搬到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居住。

1874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的《日出·印象》第一次在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当时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批评称该画作只能给人一种“印象”,后来“印象派”也由此得名。如今该画作陈列在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Musée Marmottan-Monet)。

1878年:莫奈夫妇有了另一个儿子迈克尔(Michael)。

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他十分悲痛。

1870年代是莫奈开始印象派推动的重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印象派举办了4次联合画展,莫奈都有参加。

  • 1880年代至1900年代

1880年代-莫奈最后一次参加印象派联展是在1882年,1884年之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拜访了伦敦,美国等地。

1883年莫奈开始定居吉维尼小镇(Giverny)。

1890年代-莫奈开始专注而且持续的以睡莲主题创作。

1892年他与爱丽丝(Alice Hoschede)结婚。

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

1895年,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Gurand-Ruel)画廊展出。他还画了一个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欢画受约束的自然——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他也画塞纳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

  • 1900年代至1920年代

1900年代-莫奈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但他仍继续绘画,而且还在画睡莲,越画越大。

1910年代-莫奈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长子去世的打击,视力也急速恶化。讽刺的是,莫奈到此时才算是成功画家,作品开始受到国家收藏,并有钱建了大型画室。此时他开始画大型的睡莲壁画。

1920年代-莫奈的晚年仍持续创作,这个时期他的重心放在卢浮宫即将展出他的睡莲作品。1923年,莫奈因白内障接受了两个手术,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已经接近失明。但是,他仍然画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为止。他葬在吉维尼教堂的墓地。

代表作品

《穿绿衣的女人》1866 (Woman in Green/Camille)
《草地上的午餐》1865-1866 (Luncheon on the Grass)
《喜鹊》1868-1869
《青蛙塘》1869
《日出·印象》1872 (Impression, Sunrise)
《巴黎的嘉布遣会林荫大道》1973
《撑阳伞的女人》1875 (La Promenade ou La Femme à lombrelle)(以卡米尔为原型)
《阿尔让特伊大桥》1874
《穿和服的女人》1876
《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La Gare Saint-Lazare)
《向日葵花束》1881
《撑阳伞的女子》1886(以第二任妻子爱丽丝为原型)
《干草垛》组画 1890-1891
《睡莲》系列 1914-1917 (Waterlilies)

最后,还是要推荐一下这本小书,对于了解画家主要作品和经历还是有一定帮助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