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的故事(最新增订版)》_精选读书笔记800字
[插图](《苏格拉底之死》)
这幅油画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
在这场审判中,法官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幢建筑能容下所有人,特别是数量更为庞大的旁听者,因此审判是在露天剧场进行的。在这里,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所创作的喜剧曾经给市民们带来欢乐,也正是在这里,雅典人审判并最后决定处死他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下面,带大家进入法庭,聆听一下这场古老而扣人心弦的审判。
合议庭组成:501名法官。
裁判方式:无记名投票。
裁判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公诉人:三名雅典城普通市民,主公诉人为一名鞋匠,苏格拉底是他的客户之一,苏老对其手艺评价甚高,当然是指制鞋而不是指公诉艺术。在古希腊法律中,市民不仅可以就受侵害的个人利益提起诉讼,也可就公众利益提起公益诉讼。
罪名:不敬神祗和以歪理学说腐蚀青年。
被告人:苏格拉底,男,七十岁。
职业:无业(因为哲学家在当时显然并不是一个可以赖以谋生的职业)。
政治面貌:雅典市民,享有公民权。
兵役状况:已服(年轻时曾为雅典城邦而战,且因为作战勇敢而受到战友的尊重)。
不良记录:经常在雅典城的路上及市场中拦截他人而并与之探讨生命的意义,只有在人们不堪其扰并承认其对于人生意义一无所知时才停止纠缠,不顾及别人为了谋生而忙碌烦躁的心情。
口头禅:其实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诉讼背景及辩护策略分析:
能够站在吸引无数眼球的台上,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才学,无论对于演员、政客还是律师而言都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好事。可以说,在被战败气氛笼罩的雅典城,公众们甚至对于娱乐都失去了原有的极大兴趣,除了这一场城邦法律规则设置而被启动的诉讼外,已经没有一项活动能召集如此多的人参与,无论他们对此感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