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摄影与艺术:什么才是好照片(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10)》_读书笔记_800字

《摄影与艺术:什么才是好照片(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10)》_读书笔记800字

怎么才算是好照片?似乎作者的答案是那些不媚俗的糖水片,有时间雕刻过的痕迹,有夹杂自己的情感或是哲学上的思考。而那些单纯一个长枪短炮拍出来的没有内在挖掘价值的则不是,即便获得票圈微博令人飘然的赞数。

我们拍摄时多半是给予光影作用下景观给予自己的心情,或说是心境。当我们拍完之后再去翻看仍能体会到当时景物给予自己的感动。这是相对自己而言,对于生活最本质美感的发掘,无需他人评头品足。

但是如果谈到摄影,就没有简单拍摄拍照那么简单。需要没有那么刻奇,涉及到一种技术上以及思想层面的提高。

看完本书除了对摄影多了几分认知以外,也对于媚俗这个问题有些困惑。最早接触媚俗或者刻奇这个词是在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认识到的,一群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看到的人无论心中有无感动都会说上一句:多么美好的情景呀(呵呵...)

于是便联想到那些名人逝世时疯狂在票圈哀悼的人,比如霍金或者金庸或者斯坦·李,又或是巴黎圣母院失火(像是自家房子着了一样)。这种人我是鄙视的(或许我比较狭隘),没有经过认真的了解,就摆出如数家珍或是心痛的样子,跟风式转发,似乎是个时代的弄潮儿......不过从另一方面想,这样的刻奇或者媚俗是不是也有利于这样的文化发展,在普通群众之间?能增进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人的了解,或许提起他看金庸作品的兴趣也说不定。或许这是媚俗的一个优点?利于文化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播。

对于摄影的欣赏也不是一两天能够培养出来的,一如对绘画或者书法。旁人或许只看到了单纯的工笔绘画写生或是江湖体的字体就拍手叫好,但是也只有圈内人士能挑出作品的一二三,发现其真正的美感。所以对于摄影作品成册来卖,也是体会到了那些摄影师想要别人了解他作品的心情,而非走马观花式的观看。

本来以为会讲到手机摄影对于相机摄影的影响,毕竟就抓住美感本质而言二者似乎是一致的。那就先这样吧,这个点再从这个坑跳进别的去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