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开启的世界》_读书笔记1000字
13.6万字左右,听了6个小时,7.5分向上取整。介绍了31位画家或者有美术史上代表性主题的作品。这本书有三种读法:
第一种是可以跟着作者去品味他甄选出来有他个人喜好的作品,就是传统阅读。
第二种是可以把所有提到的大师的作品都有个大致了解以后有个人偏好以后,再去看作者的品味和我们自己的差异,和他“辩论”。
第三种是快速看一次这本书里所有的画,他把重点要说的画都插入了这本书,然后挑选我们自己特别不能理解或者特别喜欢的画作,看他怎么去解读。
这本书写的好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作者本身有比较专业的美术鉴赏眼光,写东西比较少去感叹或者大面积的写个人情感,而是点到为止的分析,这个尺度把握的非常好,没有过分专业,写一大堆我这样“世俗读者”不想看的历史,政治,宗教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就画论画。一个是作者有个人的立场,他是个日本人,他会不自觉(虽然我觉得几乎没有很主观的说日本绘画的历史地位,但是想不通很多书评还是抨击人家有日本人的自以为是)的用他的视角去看日本绘画对世界美术史的影响,以及世界美术巨匠又如何影响日本绘画,看一个人写书,并不完全是要一本说明书,我们要获取的不就是他的才学,经历,视角么?我觉得既然谈美术,可以把民族情绪放一下,去真的看一下他其实选的作品也好,画家也好,没有太偏袒日本。
我个人觉得还有待改善的地方,或者说我因为不懂,而觉得很多美术史,美术鉴赏类文字,没有说服我的地方是对作品的“过度解读”,我还是喜欢就画谈画,用色,笔触,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背景就出类拔萃?为什么我们认为很多画有宗教或者政治的隐藏含义?就好比我能接受作者在画的是圣母,这一幅耶稣诞生比别的高明在哪个用色上。但是我不能接受我们聊神奈川冲浪里的时候,我们说作者想表达日本贸易开放,走向世界,因为没有人拿出明确的证据。
例如,在写迪士尼动画睡美人背景的时候,作者有说他个人觉得二维动画里面少数布景用了三维视觉效果其实是在弄巧成拙,并且写了很多理由,我觉得这种带个人审美情趣的分析是这本书可爱的地方,但是有的老爷爷如毕加索画的抽象画,我真的很难认可其艺术价值,我在这个书里得到一些别人喜欢的理由,但是也的确有一些我觉得牵强的东西。
美,不用说服每个人,但是不要扩充太多可能创造美的那个人都没有想过的价值。否则会让人担心在美术里也有“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