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个人的体验》_读书笔记_800字

《个人的体验》_读书笔记800字

一个致郁的故事。
碰巧在搜索诺贝尔文学奖时了解到大江健三郎,进而接触这本带有作者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读完译者的后记以及百度百科中的作者生平,加深了对于故事精神内涵的些许认知。二战之后生长起来的一代,与具有天生缺陷子女的共生问题,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说毫无悬念的奠定了本书的致郁基调,也非常符合日本文学的整体气质。
当然,这种致郁的能力是有明显高下之分的。经历过多少观影现场,银幕中的人物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泣涕涟涟,而银幕外的人眉头微皱、昏昏欲睡、无动于衷。作者不厌其烦的花费大量笔墨,着力展现了主人公鸟对患有先天缺陷孩子的情绪变化过程:震惊、畏惧、躲避、放纵、麻木、挣扎、愧疚、接受、平静。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对环境景物的精细描写,藉由鸟当下的内心视角,将各式天马行空而又无比传神的修辞手法信手拈来,实现“境由心生”,将其情绪化、个性化,烘托渲染出一个密不透风、极具感染力的致郁环境,让观者根本无从逃脱,沉浸其中。
正如<个人的体验>书名所示,这是一个带有个体性的故事,故而受观者自身经历的限制,可能无法在情感层面获得足够的感知和共鸣,不过在“技术分析”层面的价值已足够令人叹服,当之无愧的大家。
在后记中写到,故事的结尾受到日本部分评论家的诟病。从实际观感来说,情节转变确实显得有些突然,带有一蹴而就、力挽狂澜式的“主旋律”色彩:内心挣扎的父亲鸟豁然下定决心,浪子回头,选择与先天缺陷孩子共生,回归家庭,承担责任,放弃遥不可及的非洲梦想,与情人火见子分道扬镳,甚至放弃了孩子气的外号“鸟”……这样一个略显俗气的大团圆结局,可能不符合观者的期望,但却是作者的郑重选择,也与其真实生活中的选择一致。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现实的二次创作,那么足可见作者对于这一选择的无悔与沉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