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爆炸:认知升级时代的新商业思维》_读书笔记1900字
《新物种爆炸》是一本很不错的商业思维书籍,作者吴声是逻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对互联网商业环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每次读他的书,都有一种醍醐灌顶、如沐春风的感觉,每一次都有新认知和收获。
关于本书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如下:
新物种爆炸:以一种新的科技史断代的方式,聚焦于技术与商业、技术与人的双重关系,分为四种:电气、信息、链接、智能。
- 电气新物种爆炸:第一次是“电气”新物种爆炸,以电灯与汽车为新物种代表。
- 信息新物种爆炸:第二次是“信息”新物种爆炸,以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引发的“信息”新物种爆炸,如:电子游戏、电子商务、线上办公、远程教育…
- 连接新物种爆炸:第三次是“链接”新物种爆炸,以智能手机、车联设备、智能家居为新物种代表。移动互联技术与智能硬件是关键基础设施,脸谱,微博、微信连接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并存、硕大与复杂、有形和无形的网络世界。
- 智能新物种爆炸:第四次是“智能”新物种的爆炸,每隔100年都有一批人像当年见证电灯发明的人那样震惊,其实这个时刻已经到来,比电力技术、互联网技术变革更加深刻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浮出水面。
商业新物种的核心要素:意义覆盖、反经验、更细节、场景流、在线信用、设计力、混合内容、人格化。
意义覆盖:不是线性的技术更新和效率提升,其本质是用户心智变量的迭代式升级,以用户认知升级和体验满意度为唯一标准。
反经验:互联网新世代个体意识的崛起,推动着新商业时代的反经验。反经验不代表天马行空,其底层逻辑系统由三个基础能力——数据、效率和连接。
更细节:更细节的本质是内容表达,本身是用户需求。它不是产品与服务的升级,而是产品与服务的核心价值。
场景流:意味着更加情景化、动态化,意味着时间审美大于空间审美。新情境会带来用户情绪的全新涌现和全新需求,情感片段在时空中的流动会生成新的符号标签。场景流的三大要素:代入感、愉悦感、期待感。
在线信用:是互联网公司利用支付场景和对线上客户的触达优势,衍生出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代理入口。在线信用作为个人社会生活的核心资产,建构于生活场景之上,衍生出各类混合场景。
设计力:是创造性的商业思维和方法,注重“用户思维、体验升级、融合力法则”。设计与设计力的区别在于:设计是商业工具,是如何通过合理、愉悦、人性化的设计让产品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设计力则是创造性的商业思维和方法,是包括产品设计、文化设计、空间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在内的丰富、多重、结构性的商业能力。
混合内容:是对用户或客户深入洞察,所形成原创差异化内容的持续创造能力、传播能力和影响力重混。混合内容可以分为:平行混合、垂直混合、技术混合。平行混合是多元化内容共同对新价值完整定义的内容机制,垂直混合是持续的内容联想机制,在纵深路径以内容间的碰撞、激发持续创造意义,技术混合是对原有内容的新技术加持方法。“一切商业皆内容”越来越成为共同认知。
人格化:是连接时代新内容与新产品的核心识别点,是新产品与新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人格的物化与物的人格化万物互联的重要特征是,人格在物化,而物品、商品尤其资本却在人格化。人格的物化,目的在于连接带来的情感替代。物的人格化,则是使目标消费群体可以与物进行情感的连接、互动,以产生群体间的共情。
新商业时代的新物种机会:次平台红利、本地化效率、新零售。
- 次平台红利:主平台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相较于拥挤不堪的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TMMD(今日头条、美团点评、小米、滴滴出行)可称为次平台。其对于新物种意味着更加垂直、更加聚焦、更加细分、更加小众的成长机会,而这种机会往往代表着新的流量、新的赛道和新的缝隙窗口期,即次平台红利。
- 本地化效率:全球化让位于本地化是连接的必然,共享汽车到共享充电宝,个体化设施到无人自助设施。本地化效率意指万物互联时代,用户的本地化行为被数据连接更加精准且全面反映。物联网已是本地化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 新零售:是用户思维进化与商业本质的迭代,本质是以大数据支撑场景洞察,以体验设计为基础架构的新信用关系与新效率体系。
2012年,段永朝和姜奇平在对话集《新物种起源》中提出,“机器丰富人的机能,商业法则证明人的天性,数学公式增添人的胆识,新的物种已然诞生”。新物种就是以互联网连接单元为基因、算法体系为骨干、数据为细胞、场景为动力的新意义形态。
本书正是从商业物种的重新定义出发,帮助有志于成为新物种的创变者无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