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复杂》_读书笔记_1100字

《复杂》_读书笔记1100字

首先分享一下遇到此书的心态变化——好奇,兴奋到迷惘。

好奇是由于我好奇的事务它都在讨论,因为大脑,进化,蚁群均是复杂系统的代表。

兴奋是因为它的确是从事这些复杂系统的研究,也就是说我找对了。

迷惘是因为我是一位可知论者,但是最后从书中的结论中我却发现世界视乎不可知。

为何有这样的直觉?先书写几个书中的现象。

1 由简单个体(或者称为组分)组成的系统存在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例如,单个蚂蚁并不会指挥蚁群整体的行动,但整个蚁群却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整体的决策,是所有简单个体对身边的小环境做出应对的结果。除了,蚁群之前提到的复杂系统均有这些现象。

2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思维在科学界的传播,各个科学领域提出了各自的仿真网络模型去研究类似的复杂现象,例如气象学就发现初始数值极小的差距都会对结果产生难以置信的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天气预报老是不准,实际测量的细小误差都会明显出现在预报的误差上。不仅仅气象学,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获得了一致的结论,由行为简单的个体组成的网络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无论是对神经细胞,蚁群,免疫系统,进化的机制都是同样的现象。更不用说研究者使用的模型已经是极具简化,只保留了关键行为的模拟,从这一研究条件出发更能说明目前的复杂系统研究存在多么大的偏颇的可能性,立足于怎样一个摇晃的小船之上。

3 作为一个被顶级学者研究了七八十年的领域,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如进化论之类的共识理论,对什么是“复杂”依然没有科学定论,在数学上也就更争议不断,无法量化的“复杂”是这一领域永远的梦魇。书中提到的理论争议很大,被多数科学家认可的理论也是寥寥无几。这当然是其植于“利用简化而抓主干的模型对初始依赖性强的现象”进行模拟的结果,其结果与实际观察不符自然是家常便饭。

4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像把复杂科学的研究说的不值一文,并没有这个意思,就算它不是很准但也已经是科学的大夏内对于复杂现象解释最准的部门了。我对科学前辈至此有难以表达的敬意,科学有时真的是一场冒险,大海虽然无情又莫测,依然无法阻止最富智慧和勇气的人开拓新时代。

5 关于我们,目前对于社会的研究方面,如果要应用复杂系统的知识,首先必须模拟个体实际存在的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交流与互动,但是那些行为是个体自有的?那些是后天学会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除了相识还有相知以及相爱还有其他吗?以及这种关系如何表示在模型里?相知相识相爱已经是对关系程度的简化了,还有师生关系,亲属关系,如何定义和量化他们(当然不止他们)已经成为复杂系统研究的天然天堑,因为来自于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固有条件,我们一直凭的是感觉而不是数字进化到了今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