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潜意识:看透你未知的心》_精选读书笔记4000字
开启潜意识:看透你未知的心
阿勋,张鸿勋,毕业于四川大学,心智认知科学家。
◆ 前言《黄帝内经》认为,养生第一是养心,这是养生的支柱;第二是饮食,这是养生的基础;第三是体养,也就是锻炼运动,这是养生的动力;第四才是药养,这是养生最后才用到的辅助手段。
◆ 1 墓碑上的闪光时刻:你确定自己在活吗?在我们这里,记载一个人的寿命,从来不会看他到底活了多久,而是看他一生当中闪光时刻加在一起有多长。比如说——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比如说——体会到生命是那样的幸福和美好;比如说——突然间有了智慧,明白了自己在干什么,并且很享受当下的生命。这一系列的时间我们把它叫做‘闪光时刻’,也就是全然在当下的生命享受。我们认为,这才是生命真正活着的时间,我们每天都会作一个记录。到老的时候,我们只看这样的时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寿命。” 一个人的真正寿命,不在于到底活了多少年,而在于闪光时刻加在一起有多长。人生的真正生命,永远只是那些闪光时刻的生命。
◆ 3 断指决策:改变你的优柔寡断
人们都以为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反复思考是在处理问题,但是据我和我指导过的开启指导师的调察,几乎所有人在处理问题时,99%的时间用来处理的都不是问题,而是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来自于人们的患得患失。
◆ 6 核桃、大米和水:生命只是一只空碗
作为一位很成功的职场人士,他整日奔波,异常的忙碌让他大大的眼睛也长出了眼袋。我问他:“我们怎样才能先将核桃装进生命当中呢?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又该怎样区别核桃和大米呢?”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生活就简单轻松了。我们要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但是,这就有了一个问题留给你,如果你愿意接受开启,请拿起笔:生命是一只空碗,但是应该先放进去什么呢?什么才是你的核桃?至少,在今天的24小时中,在你的生命之碗里,你是不是先放入大个的核桃了呢?
◆ 8 墙上的黑点:别被你的念头骗了
自杀的念头只是他无数个念头当中非常小的一个。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癌细胞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都要得癌症死掉。”
无论什么念头,让所有的念头滑过你的心。将视野放大,你会发现原来墙上有那么多的点,干吗非要盯着自杀这个点呢?那些被自杀念头纠结的朋友,并不是你的心真的想这么做,其实是这个念头抓住了你,但别让它骗了你。所以,有自杀念头的朋友,请让那个念头滑过去。墙上的斑点有很多,可是一天下来,你的念头恐怕比墙上的斑点还要多。不要被念头抓住,无论是什么念头,自杀、暴力……你会发现那只是你无数念头当中的一个而已。当你的眼界开启得足够大,你的问题就足够小了。
记着,那一次不过是一个人上了自杀这个念头的当罢了。下一次,如果它再来,就说我看到你了,你自己一边玩儿去吧,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很多人觉得“放下”哪有那么容易?其实如果把放下理解为弃绝或者接纳,当然放不下。放下其实是“允许”。你“可以想到”这个念头,“允许”这个念头存在,但自己不受影响。即使这个念头很荒诞、很可怕,但那只不过是念头。允许那个念头存在,念头才会逐渐缩小,仅此而已
◆ 11 钻石无须装饰:心本完美
一颗真正的钻石,根本不需要任何装饰。如果你觉醒了,你就会知道:这世界上只有一颗最大、最贵重的钻石。而对于这颗最大、最贵重的钻石来说,没有什
让潜意识带领自己,这一点,尤其在进行创意性工作的时候特别有效。说一句额外话:每个人都可以深入“与神对话”,美国的尼尔先生写了一本书叫做《与神对话》,这本书描述的其实就是他内心深处的那些智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放松内在,打开智慧源头,与你的内心进行对话。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那颗最大的钻石。
你会发现和《与神对话》那本书有很多类似之处。我想说的重点是:和自己心灵合一,让心灵的智慧自然流淌出来,这件事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很小的时候,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不过那时是无意识而已。你只不过需要开启唤醒指导帮助你恢复这样的能力。最后,留一个问题给你,如果你正遇到一个难题,请静心10秒钟,拿起笔: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创意的人身上,那位专家会怎么做?他(她)会想出什么主意呢?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
◆ 12 穿越时空的提问:拓展10年的视角“你当时作了什么决定,让你现在能够从容地面对已经24岁的儿子,并且没有一丝后悔?”人有一种本能,就是一定会在觉察范围内作出最正确的决策。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却会做蠢事呢?人们为什么经常会做出一些后来看起来十分后悔的事情呢?因为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能够觉察的范围,会随着我们负面情绪的变大而变小。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够觉察的范围就会缩小,我们往往就会做出非常不理智的事情。一些人的过激言行,甚至暴力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当然,也并非都是如此糟糕的大事情,小事情也很多。你有没有过冲动性购买?去超市看到一堆顾客抢购,就带回来一大堆基本用不上的东西?这都是因为有一些情绪阻挡了你觉察更大的范围,于是压力干扰了你的科学判断。而开启指导中的“开拓觉察”,就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觉察的范围。
如果现在你的手里,正好有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情绪问题,你不妨拿起笔,问自己一个问题——明年的今天,如果你还是坐在这里,内心清澈、宁静,这个时候,你恰好碰到了我这本书的再版,在这本书上我会问你:“又见面了,一年前的那个你,当时作了怎样的一个决定,让你至今无怨无悔呢?”
◆ 13 茶水出入:空杯心态
空杯倒新茶是一个隐喻,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打开自己的心门,不和外界交流,不给予别人东西,不把自己的心腾空,别人就是想给你,无论是合作机会,还是能量和智慧,又怎么给得了呢?“空屋子才有智慧的空间”。你觉得自己累吗?你觉得自己无奈吗?那先问问自己:你的杯子空了吗?如果你认为别人那里有一杯好茶,想与其分享,那么你是否应先把自己杯里的凉水倒出来呢?如果你没有把自己杯子中的凉茶腾空,别人如何能把热茶倒给你呢?
◆ 14 相信一头牛:你是否完全信任过?
重要的不是你信任什么,而是你的信任是什么。哪怕只有芥末种子大小的信心,那个源头就会向你敞开。关键是,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样一个存在——无论是什么,科学、某个经典或者信仰,你真的能够百分之百地信任吗?你连一丝一毫的质疑都没有吗?你可以相信到连说“我相信”这样的话都觉得是荒唐的吗?比如,你一定不会把“我非常相信自己是人”这样的话天天挂在嘴边,不是吗?如果“信到无须言信”,平安喜悦的状态就离不开你了。 我真的希望问问你,我的朋友,在你的世界里,是否有这样一个存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本书、一件礼物或者一份信仰,可以让你不加怀疑地信任?那种完全托付的信任,才是你的生命和智慧源头连接的地方。你有吗?如果你有,祝福你,那种信任会让你的心境平和宁静下来;如果没有,你,打算去哪里找呢?
◆ 44 不要在河里筑坝:允许才是接纳
而接纳,不是把一件东西放入心里,而是让一件事情从心中流过,流向远方。心无所住,念过不留。即便是一颗子弹穿过了一滴水,请问:水滴真的会破损吗?
◆ 56 找钥匙的梦:没锁的门用钥匙干吗?
我们怎么可能找到钥匙,打开一扇从来没锁的门呢?假设你本身已经站在了你想去的地方,你还要到处去寻找,你能找到吗?你真的能去往一个你本来就站着的地方吗?你真的能够点燃一团从来没有熄灭过的火焰吗
◆ 58 99枚金币:何时是满分?
1 00是一个整数,但是对于100枚金币的所有者来说,100枚金币就又不再是整数了,它又变成了99;而200就会变成了那个100,追逐就会继续。事情就是这样,我们的欲望总也得不到完全的满足,于是我们总在不停地追逐。就这样,我们走得太远,却忘了为什么要出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100分,当你觉得是99分,那你就继续追逐吧。对了,你觉得今天你的生活是多少分呢?
◆ 59 连环梦1+2
或许是在梦里遇到这本书的对不对?其实,所谓觉醒和苏醒的不同,或许就是:苏醒是知道自己过去在做梦,而觉醒是知道自己此刻在做梦。如此而已。如果你听得懂,就放下吧;如果你听不懂,也放下吧。一场梦而已,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 后记 假如,我们的生活只是一个故事?
>> 我想告诉你—亲爱的“我们”中的一位。这两个秘密就是——第一个:每一个人都有讲隐喻故事的能力;第二个:学会讲故事,用力很小,作用却很大。
. 开启指导,目的就是恢复生命的本来本领,让爱的潜力成为能力。我所指导的那些未来的开启老师们总问我。任何一个人自己的问题——真正的解决者,同样也永远是自己。同时,每一个沟通中都蕴涵着潜意识的沟通。
帮助的人只需要提问,讲故事;永远不要给建议,更不要去命令。
在心理疾病领域,一个好的医生,一定要让病人自己去治愈自己。如果一个医生先入为主地认为病人是无能力解决的,那么医生会是对的;而病人如果认为自己是无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那病人也会是对的。于是病人就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病情就会被拖延。而一个正常人如果有一个生活当中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向外界提问是可以的,希望别人给出建议也是可以的,但是那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方案,一定是自己拿出来的。
阿勋所有的话,如果你只是静静地去看这些文字,不要用脑,而是用心,你的收获将会更大。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短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比喻,就能够帮助一个人,就能够化解一个人的愤怒和忧愁,就能够在关键时候扶人走过一座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就像天上的云,如果天不够蓝,就看不到云朵的美。从你的脑意识到心意识,再到潜意识最深处,只要你慢慢读,每次一篇,细细品味,你会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智慧的信息……静净是智慧的开始,要想有智慧,心要静,也要净。只有当你的心静、心净,你才能听到窗外雪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