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放:物品安置修辞法》_读书笔记800字
摆放物品通常传达了某种意义。换句话说,物品怎么摆不单单是一种审美的表达,更是一种沟通行为。很多时候,物品摆放有一种类似语言的作用:分枝烛台旁插满红玫瑰的花瓶和一瓶冰镇香槟“说”出的就是“浪漫”。
尽管摆放的方式还没像真正的语言一样系统化,但从某个层面来说,也自成一套体系。更准确的说法是,摆放的方式是一套“视觉沟通系统”,也就是借由视觉的方法来沟通表达。人们身上穿的衣服、头上的发式、车型与车款、手势动作等,都是一套明确的沟通系统。如同自然的语言,视觉沟通系统的成长与发展,也要经过不断的使用和实验。在持续的使用与实验中,逐渐拓宽了沟通的可能性。
所有的沟通都需要修辞。如果你不期待让人理解、感受、思考,甚至激起对方的行动,那何必沟通表达呢?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修辞是“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换言之,修辞就是在沟通中说服对方。无论是要说服他人某样事物更真实、更有价值还是更值得期待,所有沟通都是修辞行
古典修辞系统由古希腊人发展而来,原本专为公开演说这一媒介服务。它由五部分组成:
● 构思——确认并提出你的逻辑与观点。
● 组织——构想出如何以最有效的先后顺序提出论点。
● 风格——将具体论点用实在的语言表现出来(选择词语、句式等表达方法)。
● 记忆——利用一些辅助记忆的办法,帮助你把演说内容记在脑中。
● 呈现——用音调、措辞、脸部表情等,传达节奏和强调重点。
为了理解方便,可以将此修辞系统分成三大部分:
● 形体的——摆放给人的第一印象,及其技术层面。
● 抽象的——基于你的文化知识与常识储备,由摆放引发的联想。
● 整合的——一组物品摆放的各个元素协同运作的方法
一,形体包括:层次、排列、观感
二,抽象包括:隐喻、神秘感、叙事性
三,整合包括:连贯性和共鸣
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应该因人而异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