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常识》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一个人并非从学校毕业就算完成了学习,许多知识是学不完的,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中国文学常识》读起来确定困难,困难到想放弃,书中引用的诗文太多过于陌生,且没有释意,当然也是我的国学基础太差的缘故。我却没有放弃读完,因为我知道有些常识必须得了解或熟练掌握。做为中国人,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学常识是可怕的,周边的国家早已开始研究,我们有便利条件,不学点儿常识性的东西,将来中外文化交流时,会被人耻笑的。
60年前的一堂课上,钱穆讲到屈原的《离骚》,难得地对台下的年轻人说了一句题外话。他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求人解,如屈原写《离骚》,他怨得纯真而自然,但屈原并非要讲给人听一一如同行云流水,云不为什么而行,水不为什么而流,我们的人生遇到悲欢离合的时候,也当如此。
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学与历史是相通的,文学的发展也是历史的进程,我们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掌握历史知识,明白文学体裁的进化由来,更能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几千年之前流传至今的文化,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做的到,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共同努力,捍卫心中对知识的敬重,还有对文学的执着。
最后,我反问自己,如果知识失去传播的意义,它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中华文化历经了多少战火纷飞的岁月,而没有消亡,正拥有着大量的传播者。我在领读者河北大厦和书友们一起读书、朗读,也算为传播文化做了一点点儿几乎忽略不计的贡献吧。用钱穆先生的一幅对联结束我的读书笔记,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