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_精选读书笔记900字
从《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开始了解认识个体心理学和阿德勒。但是这本书本身阅读体验并没有《被讨厌的勇气》更畅快。人生的一切问题源自于三大制约,所以立足世间,避不开和人合作的问题。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个也源自于人类为宇宙中渺小的存在这一制约。
前面几章的阐述很不错,有好多地方有些认同感。但是后半段从家庭、教育、婚姻、犯罪等各个角度的阐述显得有点重复。归根到底就是怎样以一个平等的环境让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午学会和他人合作。角度关注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或者存在问题的情况,对于个体本身,可借鉴的行动方案不是很多。
人生有三大制约:一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必须受限于这个环境;二是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必须适应彼此;三是人类有两种性别,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就依赖于两性关系。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任何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社交和性。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可以反映出个体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次解读
人生意味着懂得关注他人,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要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自我意义事实上意味着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意义是从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意义实际上毫无用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生的理想和行为,即只有对他人产生意义,这些目标和行为本身才具有意义。每个人都在力争与众不同,但如果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看看祖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东西,会发现什么?那些都是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我们已经讲过,为什么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并对他人充满兴趣。
我们还讲过,父母彼此应该是很好的朋友,并与外界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周围的人和家里人一样,都是值得信赖的
。我们也讲过,在学校让孩子认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同学之间都是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可靠的。家庭和学校的交往,都是为步入社会做准备。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一员,成为人类平等的一员。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有勇气从容应对生活的困难,并为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