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闲话中国人》_读书笔记_1100字

《闲话中国人》_读书笔记1100字

【蜜书】No.7,《闲话中国人》易中天/著
易老认为文化现象是体现着文化内核的。为此,此书特别拈出九种文化现象来进行讨论。这九种文化现象,有的是中国独有的,如人情、面子;有的虽非中国独有,却颇具中国特色,如饮食、家庭。现象虽有九种,但“九九归一”,目的却只有一个,即要揭示出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深层的秘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书中拈出的九种现象,它们都是我们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是每个中国人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因为最“寻常”的,也就必然是最“正常”的。文化内核既然是最具纲领性的东西,就一定能见之于最具普遍性的现象。拜读此书,可以一定程度上知晓这些现象形成的相关源由及秘密,从而学着更好地面对把握国情人事。
于我个人来说,易老的书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风趣幽默,且又独到深刻。此书中谈及衣食和面子的几章节最为深刻精彩。
以上个人愚见,欢迎交流斧正。书中部分于我个人较有启发的内容,摘录如下,与君共享:
其一、书中引用幽默睿智的民间俗话。
1.人们常说:“十个公章,不如便条一张。”
2.上海人有句俗话,叫不怕天火烧,就怕摔一跤。
3.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4.筷儿尖尖,碟儿圆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5.民谣说:工作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
其二、“一窝蜂”是群众的事,“一刀切”则是领导的事。
我一直浅薄的以为“一刀切”是懒得做为的不负责任、不合理的怠政措施,却未曾辩证地去思考其合理之处。
正如易老分析:群众沉在基层,难免是非不清;领导高屋建瓴,难道也不明事理?不是不明,而是太明——不“一刀切”,就会摆不平。你让张三退休李四不退,张三不会有意见?你让王五晋升赵六不升,赵六不会闹情绪?没法子,只好“一刀切”。
其三、面子必须用得其时,用得其事,用得其所,这就是面子的“适时原则”。
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也不能“提着牛刀去杀鸡”。这就是面子的“适度原则”。
其四、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整套伦理道德原则,差不多都是从家庭这个本位出发的,这就是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
其五、“窝里斗”和“墙外香”,是国内各单位的通病;而当你由“外来和尚”变成“家里和尚”时,也就不再香得起来。
其六、中国盛行“表态文化”,喜欢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是一套,做是一套,事情办得漂不漂亮另说,话一定要说得漂亮,事情办不办得成不管,政治立场一定要正确。
其七、中国人最早也是用刀叉的,正如中国人最早也是实行分餐制的。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骨质餐叉,和现在西餐所用之叉在外形上就几无差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