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2:论语故事(下)》_读书笔记_1100字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2:论语故事(下)》_读书笔记1100字

智慧是相通的,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就会有融会贯通之奇。一本《论语》历经2500年传承解读,就有了很多版本。
一如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如陈果老师说:读书就是读自己,借他人的文字,读懂深藏于自己内心或潜意识中的自己。
读这类小故事,轻松愉悦,又美味不已。大部头有大部头的高深晦涩,小故事有小故事的浅显益智。而把小故事写出大智慧的人,是真正的高人,一如易中天老师。
易中天中华史,浩浩荡荡5000年,从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五侯争霸、七雄并起、一统秦汉、魏晋风度、五胡乱华、隋唐演义、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一路如身置其中......整个历史都在他的心中。两汉两罗马、从凯撒到屋大维、从基督教诞生到犹太先知、从印度佛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中国从邦国到帝国,农业为基
外国从城邦到共和,商业为底。
说的明了,看的畅爽。
先秦诸子、儒墨道法;魏晋风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改良儒知,中华思想彻底禁锢。披着儒家羊皮,卖着帝王法术,虚伪成了新常态。自己做的不说,对别人指点江山已显示自己高洁。
其实踩踏别人,成就自己这事注定不会长远。最终虚伪帝国,死于制度虚伪之殇。
又写远了,本书笔记不再发挥,要不太长,况且易中天老师写的已经太直白了。
1、育儿
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是父母的天职。
那么,真正的人,有标准吗?
有。是什么?
独立人格,自由意志。
没有独立人格,就是奴隶;
没有自由意志,就是木偶。
人格既然独立,就不能非法侵入。
这就要尊重隐私。
意志既然自由,便不能强行干预。
这就要尊重选择。
对未成年人,父母家长有监护权;对已成年人,有建议权。但,监护不是管制,建议不是命令。对未成年人,应该循循善诱。对已经成年的子女则可以这样说:
孩子,你有权做出选择,但你做出的任何选择都将由你自己负责。
这是尊重,也是爱。
在尊重的前提下去爱,就叫亲密有间。
父子如此,夫妻和情侣也一样。
2、孝顺
孔子认为,父母亲如果有错,做子女的可以提意见,只不过必须遵守三条原则:
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
二、反复劝说无效,那就还得顺从;
三、对父母的错误决定,可以着急,不能怨恨。
为啥只写这俩,因为这俩太日常,又太有用,而且人们一直错用。父母跨界进入孩子范畴,不尊重孩子生命历程,以父母权利之便以爱为名控制孩子的人生。
而孩子孝顺父母,以为给钱就行。
我在《四年四十年里》如实记载了自己受何影响、如何选择、如何从母亲手里要回了自己生命的自主权、如何和父母和解,最终得到最美的爱。
诗人绿原说:
小时候,
我不认识字。
妈妈就是图书馆,
我读着妈妈。
哈哈,这是真的,我就活脱脱老妈翻版,直到重生,才找到自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