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十年典藏版)》_精选读书笔记2300字
◆读书笔记:
本书纵观上下两千多年商业史,引经据典却又充满了逻辑性和趣味性,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一口气看完。
书中每一位政商人物,每一段商业故事,都鲜活的跃然纸上。贯穿其中的是吴晓波对历代经济发展改革史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尤其是前言部分值得仔细品味。
经济制度改革和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截止20世纪初清政府倒台,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因为始终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制度,最终逃不过循环几个世纪的封建王朝衰败的结局。
个人认为,中央集权制也许正适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体系,但是计划经济却是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如何在稳定的政治体制下,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从顾准等老一辈经济学家到近期的经济大师们从未停下脚步。希望我们能在和平中稳步前进。
管仲&齐桓公(春秋)
1.盐铁官商合营:控制资源性产业,民产-官收-商销,允许民间生产,政府统一收购,销给商人赚一笔差价,再根据商人实际销售增值部分加收增值税。
2.国储粮制度:平衡丰饥,稳定粮食价格。
3.四民分业:把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类别,明确分工,分类而居,提高经济效率。当时农工商地位相当。
4.贸易兴国:减免税收,鼓励鱼盐出口。完善交通食宿,增设妓院,吸引外国商人。鼓励国民消费,促进经济生产。
5.经济调节:民间经济下行时,增加公共设施建设,提高人民就业。
范蠡&越王勾践(春秋)
1.稳定粮食价格:与管仲的国储粮制度类似,稳定粮食市场。
2.划分产业模块:建立农业、工业、军事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提高经济生产效率。
3.经济调节:掌握经济规律。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提前适应经济周期,稳定社会秩序;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囤积居奇而获利百倍。
商鞅&秦孝公(战国)
1.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将中央管控权深入到地方。
2.军功论爵:取消贵族特权,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按军功晋升嘉爵。军爵制打破阶层隔阂,打通平民晋升通道,刺激民众作战的野心以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
3.重税+专营:重农抑商,确立农业核心地位并加收重税,确保粮食产量和税收,而对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极度贬低。山林矿藏专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军事扩张的后勤补给。
4.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标准,有利于经济生产。
※在军事扩张阶段,通过政治、军事、财政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确保财政收入,以支持持续作战。愚民贫民政策,把社会塑造为高效的战争机器。
汉高祖-吕雉-汉文帝-汉景帝(西汉)
1.取消关税:取消区域间关税,极大激发了全国的商品交易。
2.取消专营:驰山泽之禁,把资源性产业向民间开放,催生一批巨富。
※西汉初年,政治上贬低商人,但微观经济方面工商业兴盛,催生大批中产阶级。
桑弘羊&汉武帝(西汉)
1.国有专营:铸币权和盐铁酒业国有专营,国库充盈。但是国营经济很难根除官商化、权贵化的现象,也容易出现低效率低质量的问题。
2.均输法:针对不同区域间商品价格差距较大的问题,由国家进行区域间商品调配,低价买入平价卖出,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稳定市场。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也垄断了商品交易利润,等于与民争利。
※为支持军事扩张,保障财政收入,将工商业高度国营化,把民间工商业的利润收归国有,国富而民弱。
唐高祖-唐太宗(唐)
1.取消关税:鼓励商品自由交易。
2.取消部分专营:盐铁酒业部分开放民众自主经营,优质资源可能仍保留国有。
3.财政下放:减少地方上缴税收,养兵费用由藩镇承担。为后续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4.富人税:为弥补国库不足,由捉钱令史负责施行“公廨钱”制度,强行高利贷给巨富家庭,以收取富人税。
※唐朝初年,百姓困苦,朝廷让利于民,虽然政治上鄙视商人,但经济上鼓励民间工商业发展,同时收取富人税弥补国库空虚。
刘宴&唐代宗(唐)
1.盐铁官商合营:与管仲模式类似,民产-官收-商销,避免政府销售机构冗员,提高效率,合理分配利益。
2.经济调节:建立常平仓,贱增贵卖,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平稳市场价格。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国库空虚,为平定边患,收回盐铁所有权,增加财政收入,同时给予商人部分利润,不至于剥夺中产阶级的盈利空间,激化社会矛盾。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北宋)
1.加强官商合营:除了传统的盐铁酒业,扩大了国有垄断性资源的范围,如醋、茶和外贸所得货物,以保障财政收入。销售方面,允许官员经商+商人特许经营,官商经济兴盛,寻租空间巨大,造成贪腐现象。
2.商住混合:允许商业区和居民区混合,坊市制度终结,促进小商品经济发展。
3.取消宵禁:允许百姓夜间出游,促进消费。
4.放宽集市的认定:大小集市、草市、墟都得到政策认可。
5.放松价格管制:价格由市场决定。
※北宋初年,政府放松对工商业的管制,允许官员经商,商人地位大大提高,分工严密配套成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王安石&宋神宗(北宋)
1.青苗法:针对农户发放农耕专用贷款,一年两次,利息20%。辅以农田水利法,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增加粮食产量。原意是避免百姓受民间高利贷所苦,但是地方执行者盘剥百姓,适得其反。
2.均输法:参照桑弘羊的均输法,通过运输调配,低价买入平价卖出,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稳定市场。但是执行者往往中饱私囊,破坏市场秩序。
3.市易法:政府垄断市场的商品零售,限制商人经商,由各地市易司负责统购统销,短期内国库充盈。原意是打破大商行垄断,结果换成政府垄断,断了民间工商业的活路。
※王安石变法,本意是改变原来官商经济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抑制豪强均济贫乏,然而由于地方执行扭曲让百姓深受其苦,加上民间工商业秩序彻底破坏,并没有达到变法效果,变法以失败告终。
本书涉及经济政策:
1.增加财政收入:国有专营、富人税、重税
2.稳定市场价格:国储粮、常平仓、均输法
3.激活工商业:产业分工、减税、商住混合、刺激消费、市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