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_读书笔记800字
对21世纪中国人性生活的一次比较全面严谨的调查,加上作者不断的深入反思,十分好的一本书。
读下来对很多现象或概念有了深入的思考,跟着作者,很多地方都被打开了思路。从作者的评论中,也感受到他的自由主义和超前的思想,有些语句也让人拍案叫绝!部分地方也让人感觉很幽默
下面简单举几个个人认为有收获的点:
1. 中国性革命的发展历程:性的判断标准,从20世纪前的生殖,到20世纪中期的婚姻,再到80年代的爱情,最后到21世纪的快乐主义。而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性的自然主义”的时代,也就是性的平常化、多样化与主体化。
「人们将不再争论“性”的是非,更不会拿“性”去攻击别人,但是人人又都具备了性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负责能力」。
2. 性,并没有性别之分。性别之分是受到了唯生殖目的的影响。它应包括更多的可能性。「性本无别,人误加之;若要平等,有性无别」。
3. 性,不仅仅是生物层面这么简单的,它还包含了很多历史、社会文化、心理学上的内容。对性的研究,可以上升到社会甚至哲学层面。对此作者也提出了“全性”的概念,而不应是“唯科学论”。对性,应有主体建构的视觉。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
4. 性的过度医学化,让人们要么不说性,要么只说性的负面部分,性快乐和性权利被忽略了。以此来起到恐吓作用。
5. 一夫一妻制(专偶制)应该是爱情的结果,而不是前提。
6. 中国性制度里的逻辑混乱部分,更多是出于情绪的宣泄或是道德的强加,而并非理性思维的产物。
最后很认可作者的这个主张
「中国的性文化应该从工具理性走向全然的彻底的快乐主义,从阶级斗争式的革命走向平等基础上的多元,从争取自由走向构建自我,从伸张人权走向能力建设,从冷漠走向宽容。
一言以蔽之,就是多元化。唯有在多元存在之中,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等一切才能够得以开始。」
对性的研究,可以大大促进人们对自身的认知。性观念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样,同等重要。是时候放下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偏见,用包容的视觉去直面和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