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一探案集03:狱门岛》_精选读书笔记1500字
大概是之前期望值太高了吧,总感觉有点意兴阑珊。就像小孩子向妈妈吵吵闹闹了半天,终于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糖果,然后发现味道谈不上多惊艳,完全没预想中那么好,枉费了一番苦功夫。
到目前为止,金田一系列已看完了三本一共五个案件。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南海出版的这一套完全不是按照案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不过,除了偶尔会跳戏,好在也无伤大雅。回到话题中心,这五个案件共同点太多,足以说明横沟本人的推理风格了——立足于二战后日本颓废衰败的社会现实,着重描写农村野蛮粗俗愚昧不化的风土人情,深入刻画阴暗残忍病态扭曲的人性问题……
虽说日本人历来以“变态”著称,但是每当揭开杀人动机后,我都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犯人怎么会因为区区小事就犯下滔天罪行?我实在是无法理解……也许我对人性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人性太复杂、太难以捉摸了;也许在我看来的小事足以让犯人堵上自己的一生去争取,这种时候,难免唏嘘。但是不管怎样,不管有多么看似合理的杀人动机,杀人就是杀人,永远也改变不了它的行为性质。其实,在杀人面前,杀人动机并不重要……难道不是吗?只是,我还是挺难受的,如此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动机,却经常导致悲剧的发生,多少人因此毁了一生啊……跟战争相比,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残忍无情的毁灭?
话题扯远了……说回作品本身,这部书被誉为横沟正史最高杰作,实际上从金田一世界的时间轴来看,这是战争结束、金田一复员后参与的第一个案件,也是极其不寻常的案件。说实话,我觉得这部作品才是应了官方评价的那句话,“富有唯美的诗意”(大概意思)。里面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俳句、武士等颇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加强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和浓郁风情。我一直觉得,横沟先生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描写和日本景物的绘色十分出彩,仿佛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独具日本风格的画卷。只可惜我想象力不发达,很多东西无法在脑海中完美复现。还原不了的东西就会逐渐变成一种神秘力量,加剧我的好奇和神往。或许,这也是横沟作品独特的魅力之一。
除开杀人动机我个人不太能接受之外(纵观古今中外推理小说史,这应该算不是什么大毛病的通病。毕竟,如果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也犯不着用杀人这种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了。),还想说一下很多人诟病的关于金田一这个人物的设定。可能是由于本格推理的自身局限性,故事一般会把重心放在最后的推理解谜层面,往往就忽略了事情发展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不然,以金田一这么聪明的头脑,不至于每次案件发生的时候明明在场,甚至都锁定了嫌疑人,却总是事后诸葛亮,气得我们陪他一起捶胸顿足、唉声叹气。然而,就像华佗三兄弟的故事一样,如果没有危在旦夕的患者,说不定也就没有一代名医华佗了。如果能够在案件初露端倪时及时制止,固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那样也就没有流传于世的名侦探了。这毕竟是“流传于世”的侦探小说,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了。
看完之后,没有预期的那样充满惊异和震撼或许也跟自己早就猜出了凶手有关系吧。当时边看边想入非非,设想了无数个场景,甚至还想过“QS”是凶手,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然后到金田一去拜访仪卫兵的时候,感觉真相逐渐明朗,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入脑中……嗯,喜欢推理小说的理由中,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推理过程步步惊心,烘托出的气氛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或许是所有虚构作品中刻画人性的阴暗面和批判社会扭曲的价值观最直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了。
嗯,到此为止吧,我期待遇见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