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之源:诠释拉美和美国的发展鸿沟》_读书笔记900字
福山集合该领域的十位学者,通过分析与论证,认为: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疾病威胁以及其他有可能解释世界不同地区发展成败的自然环境特征不能解释“两个美洲”的发展差距;很难用文化因素来解释为什么拉丁美洲在1820-1870年之间发展缓慢而随后又开始加速发展;拉美的相对落后也不能归咎于外部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影响;政权类型、美国支持以及经济发展成果之间也不存在必然联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致使“两个美洲”的差距如此之大呢?作者们发现,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才是拉美落后的根源。
大萧条之后以及“二战”时期,很多拉美国家都采用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致力于在关税壁垒之下保护新生产业并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这正是导致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停滞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当拉美国家采取开明合理的经济政策,即用好的政策取代差的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但是所有政策归根结底都是政治行为,政策改革即意味着资源或利益从一个(或者一些) 群体转移到另 一个 (或者另一些) 群体。而好的政策的产生有赖于好的政治体制,这样看来,真正能够解释经济发展成败的因素并不是经济政策本身,而是经济政策背后的政治体制。那么这一事实是否暗示了解释发展差距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政治体制?
本书的多位作者都认为,制度缺陷是导致发展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在这方面拉丁美洲有着“天生缺陷”。缺乏以家庭农场主的形式存在的业主阶层,大量民众逐渐被边缘化,精英阶层维持既得利益而造成的社会不公得以延续,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了社会矛盾和政局不稳,而好的制度的重要性在以和平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及提供集体行动以合法性的能力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制度不仅包括财产制度、选举制度等正式制度,还包括影响正式制度运行方式的非正式规范和习惯,而非正式规则在法律体系当中尤为重要。最后本书的所有作者都一致认为,持久存在的社会不平等是导致“两个美洲”发展差距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实行有效的经济政策、推行制度改革、关注政治建设和采用开明的社会政策有助于缩小这一发展差距。
考虑到拉美和中国相似的历史遭遇,读完此书,还是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