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你不知道的伍迪·艾伦》_精选读书笔记_1600字

《你不知道的伍迪·艾伦》_精选读书笔记1600字

这是我们的选择
往往真实的人生故事比虚构的文学作品更引人入胜,伍迪.艾伦的故事堪比100年前的奥斯卡.王尔德,“......就像一部生动的维多利亚肥皂剧,剧情曲折迷离,令人震惊,依次上演了爱,恨,性,背叛,名誉,成功,阴谋,敲诈勒索,戏剧般的法庭场景......”。
通常,电影观众都会因为一个艺术家的私生活不检点,而拒不看他的电影。他们对伍迪.艾伦的了解,大都是从主流媒体中得来,无非是他与养女宋宜的关系,以及对他性侵养女迪兰的指控。我印象中的艾伦虽是个演艺界名人,电影导演,但对他却没有什么好感,也从来没有看过他的电影,只知道他的私生活混乱,居然娶自己的养女为妻,那即使不是乱伦也有性侵儿童或童养媳之嫌。
如书名所暗示的,本书作者从另一视角弥补了主流媒体的缺失,像完成一幅拼图一样,使艾伦的故事变得完整,同时也颠覆了我们对他的认知,由鄙视变成尊重和欣赏。
艾伦的故事不得不从他的前女友米娅·法罗说起。法罗有着天使般的容颜,但那时候她已经离过两次婚,前两任丈夫都是有名的老男人——法兰克·辛纳屈(歌星Frank Sinatra)和安德烈·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指挥)。她与艾伦之间曾经有过动人的浪漫爱情。两人的公寓分别在纽约中央公园的两侧;他们通过开关电灯,挥舞毛巾,向对方打信号,还用望远镜观察对方;他们都爱莫扎特、马勒、叶芝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法罗当年从普列文的妻子,词作家多丽·普列文的手中夺走了她的丈夫。痛苦中的多丽特地为此写了一首歌,名叫《当心年轻的姑娘》,歌中唱到,“ 24岁的姑娘白皙、伤感/纤纤玉手送来雏菊……我以为她心思单纯……可这个姑娘……有个阴险的计谋/她让我痛苦”。 讽刺的是,20年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法罗自己身上,只不过这一次法罗成了当年的多丽,而她的身份也仅仅是没有常住在一起的女友,第三者则是她自己的养女宋宜。
书里列举的”大众对艾伦和宋宜十大误解”,对颠覆“艾伦娶其养女”的偏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宋宜既不是伍迪的养女,他们也从来没有居住在同一屋檐下,艾伦更没有在“宋宜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近她,把她当童养媳培养”。宋宜是米娅·法罗和安德烈·普列文的养女,她的全名叫宋宜·法罗·普列文。直到宋宜上大学(成年)后,伍迪才开始和宋宜打交道。
书中道出了现实生活中艾伦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他真心关心别人,完全不是那种冷漠麻木的人。.....他是个忠诚的、值得信赖的人。有人和他的交情长达50年之久,比如杰克·罗林斯、黛安·基顿”;当艾伦处境极为不妙,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的时候,人们仍然给他支持—-“在街上,不管我们到哪儿,都有人大叫‘伍迪,我们爱你。我们站在你这边。‘”
艾伦的电影作品能够“触动深层的情感,传达澄澈的思想,其中的对白总能抓住我们难以表达的东西”,其中《开罗紫玫瑰》《赛末点》《子弹横飞百老汇》《西力传》《夫妻们》和《午夜巴塞罗那》等电影,都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观赏。
在他的电影中,源于对女性的爱慕和痴迷,艾伦塑造出了一个个非凡的女性人物,比如《蓝色茉莉》中那位复杂、形象饱满的女性。但他并不崇拜女性,“她们都需要一片百忧解和一根马球棒”(《曼哈顿谋杀疑案》伍迪.艾伦)。
现实生活中,艾伦没有拒绝年轻姑娘的诱惑,也没有屈从于前女友的愤怒。艾伦称很多人因为他和宋宜交往,就认定他性侵了养女迪兰。当他面对法官质问有没有性侵迪兰时,他回答说,“当然没有。我可以豪不含糊地告诉你,绝对没有”。至于他与宋宜的感情,用他的电影《夫妻们》里的台词,“我的心可不懂逻辑”,是最合适不过了。他承认也许在众人眼里,他们的确不合适,但是“.....这是我的选择,也是宋宜的选择,我唯有接受”。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许多痛苦的抉择、道德的困境。有的关系重大,大多数没那么重要。但正是我们的抉择造就了我们。我们其实就是一次次抉择的集合”(电影《罪与错》伍迪.艾伦)。
的确,我们不能代替别人选择,更没有资格去道德评判他人的选择,唯有出于真心,不悖我们赖以生存的人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