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家的知识资本》_读书笔记_3500字

《国家的知识资本》_读书笔记3500字

《国家的知识资本》

埃里克·哈努谢克 卢德格尔·沃斯曼因

◆ 8.1 资源和投入政策

集中分析财政投入。分析这种情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各国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教育成绩用散点图描绘出来。

世界各地的政策措施都是增加资源投资,缩减班级规模。导致反逻辑一贯的结果说明:更重要的不是花多少钱,而是怎么花钱。可能一般结论对发展中国家同样适用。随着发达国家教育支出的快速增加,可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这就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较发达国家相比虽有限,但教育水平并未等比例相差的现象。

◆ 8.5 知识获取的公平性

针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政策、学校分级的年龄和课程类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整体长期经济福利——的权衡取舍。国民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权衡,专业划分是利于人才培养成长吗?

◆ 2.1 知识与增长的理论框架

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人力资本对长期增长轨迹的影响。

◆ 2.3 人力资本测量的扩展研究

我们直接关注人力资本中的认知技能,用国际数学、科学和阅读成绩测量H。这种利用教育成绩的方法,建立在对教育生产函数和经济回报模型的既有研究基础上,具有三个潜在的优势。首先,用成绩测量能够捕捉到学校努力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变化,从而将学校教育的潜在成果与随后的经济表现结合起来。其次,通过强调教育的总效果,使这类方法涵盖了技能的各种来源——家庭、学校和能力。第三,通过解释学校教育质量不同所造成的学生成绩差异(但学校教育的供给数量可能相同),开启了关于不同政策设计对学校质量影响的重要性研究(这一点将会在第8章中进行讨论)。

◆ 2.4 测量知识

正态分布:我们构建的国家整体得分汇总方法重点关注原始分数均值和方差的变化,将这些变化放入结果的正态分布中。

知识资本的差异与关于个人回报和增加教育的普遍研究结果并不直接相关。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平均成绩的变化都很大。

无法获得不同国家成绩差异变化趋势的明确的外部信息,而且原有测试和参与方的多样性排除了不同测试间直接比较的可行性。

实现可比性的一种方式是找到一组国家进行分析,这组国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测试成绩跨国差异的大小是相对恒定的,其成员在不同测试中参与了足够多的次数。

◆ 附录3C 智商模型

我们分析中采用的国际学生成绩评估并不是关于认知技能或国家知识资本的唯一信息来源。有一组广泛的国家智商(IQ)差异评估可能潜在地补充甚至替代国际成绩数据。我们应考虑这些估计值,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它们可能对我们测量的技术差异的原因提供另外的见解,可能影响国家的政策选择;二是它们可能只是扩大了纳入分析的国家集。

在解释我们对认知技能的分析和采用智商测量的分析之间的不同时,最大的潜在差异可能在于,普遍认为智商是固定的,不受学校教育或环境影响。如果确实如此,这将表明,智商测量可能能够更准确地表示相关的认知技能,难分析。

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它们可能对我们测量的技术差异的原因提供另外的见解,可能影响国家的政策选择;二是它们可能只是扩大了纳入分析的国家集。

◆ 第3章 知识资本与增长:主要结论

改进技能分布的两端是有利且互补的。提供广泛基础教育如全民教育和将大量民众提升到更高的教育水平都能获得经济回报。

◆ 4.4 对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解释

用人均GDP方差去除公式4.5,得出每个构成部分在收入方差中的比例。

当仅以受教育年限测量人力资本时,在发展观解释的分析中,OECD成员国与非OECD国家28%的收入差异是由人力资本造成的。

◆ 4.5 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

家庭教育不足以评价权重分析,教育政策是主要导向指标

结论:认知技能的差异导致经济繁荣的显著差异

◆ 第4章 因果关系

知识资本能够解释拉丁美洲国家与其他地区之间60%的收入差距,同时也能解释拉丁美洲国家与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75%的收入差距。

这些结果证实,知识资本对于解释世界各地经济繁荣差异程度,特别是解释拉丁美洲离群发展地区与东亚地区之间的差异。

◆ 5.1 发展中国家身处何处?

三点结论。第一,在过去20年间,世界各地学校教育水平都在提升。第二,尽管教育差距仍然存在,比如欧洲和北美与其他欠发达地区相比,但是在此期间差距已经有所缩小。第三,目前的教育差距仍然非常显著。

Tip:若将人力资本开发因素考虑进去,智力效用效能比反差更大,毕竟精英领域的贡献卓越者领域不能简单的只区分文盲,非文盲。

接受测试的学生功能性文盲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秘鲁(82%)、沙特阿拉伯(67%)、巴西(66%)、摩洛哥(66%)、南非(65%)、博茨瓦纳(63%),以及加纳(60%)

◆ 5.2 解释拉丁美洲增长之谜

PISA测试的成绩都非常低,既参加了LLECE测试又参加了一些全球成绩测试的5个拉丁美洲国家,两套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拉丁美洲增长之谜”分析。1960—2000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地区。

论据:附表5A.1的第8列展示了按照我们之前的国际测试联合标准转换后拉美国家区域测试成绩指标。初始收入水平和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初始收入水平,拉美国家平均年增长仅为1.3%

表5.1 拉丁美洲的全球增长率回归:全球测试指示

一旦考虑到认知技能这一包含更多含义的知识资本的测量指标的差异,这个迷局马上就能得到解释。表5.1的第3列表明,如果考虑认知技能这一条件,拉丁美洲国家的长期增长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个模型明确表明了认知技能在解释区域内增长差异方面的能力。

图5.4 拉美国家教育成绩与经济增长率

注:1960—2000年实际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用百分比表示)对拉美学生测试成绩以及1960年最初实际人均GDP(在每一个坐标轴中都加入了非条件变量的平均值)拉丁美洲国家指标与测试成绩之间仍然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表5.2 拉丁美洲的认知技能水平与经济增长率:来自区域成绩测试的证据

表5.3 拉丁美洲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回归:扩展到区域测试指标

【结论】并不存在所谓的拉美增长之谜。一旦考虑到这一区域每年的学习成绩如此之低,那么其历史上极低的经济增长率与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什么两样。

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并没有忽视教育成绩的重要性,而且近年来情况也的确有了显著改善。在最近几轮的国际成绩测试中,就低年级中学学生来说,尤其是巴西和智利已经有了显著改善(Hanushek,Peterson and Woessmann,2013:第6章)。

◆ 5.3 解开东亚奇迹的秘密

93年世界银行评价东亚8经济体“四小虎”——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三个新型工业化经济体(NIEs)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

◆ 5.4 关于发展中国家挑战的结论

图5.7 发展中国家15—19岁年龄段人口受教育情况

教育缺失之巨大:对于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研究,大部分学生花费数年的教育时间,但是在最基本的学习成果方面没有任何显著进展。

◆ 7.1 改革的经济效益预测

第一,计算教育改革引致的年增长率的时间路径,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从当前的成绩水平到达一个给定的新水平。三个独立的动态过程:(1)教育的变化使学生成就逐步变好,直至所有学生达到一个新的稳态成就水平;(2)拥有更高技能水平的学生加入劳动力大军,随着新的较高水平的劳动力取代退休劳动力,平均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以及(3)经济对劳动力技能平均水平的持续上升做出反应。

第二,基于增长率预测模式,我们对有无教育改革这两种情况下的GDP增长进行建模。

第三,基于这些预测,我们对有无改革时GDP年度差异的贴现值加以汇总,从而计算出改革的总价值。

运用这一预测模型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假设和简化。

◆ 7.3 一种可选的新古典增长框架

证实教育落差和退化非一日之寒。如自然灾害后十年浩劫人才培养断档的影响在今日而非几十年前。即使不考虑贴现,参数估计的收敛性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经历政策扰动后回到自身的均衡增长路径,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 7.5 教育改革的收益与成本:结论

【教育改革结论】增长模型表明了知识资本的提升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即使在非常保守的假设下(相较于对影响的最优点估计值),教育成果的改善都将带来更快的GDP增长,从而能极大地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繁荣状况。

◆ 第7章 教育改革的经济价值

增长率效应与一国教育改革的经济价值之间并未呈现出线性对应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成功改革与一国劳动力技能的提高有不同的时滞。增长的基本特征在于更高的认知技能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当前有利的政策在将来会有日益显著的影响。因此无论如何,只有在相当长远的未来,教育成果的所有影响才能变得显而易见。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肯定不是在一两届政府执政期内就能获得的。

2019.9.20

Su于京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