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_读书笔记600字
与其说是人类的故事,不如说是西方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属于现在所称呼的“东亚文化圈”的篇幅实在太少,尽管作者在后几章中有解释缘由,总体感觉仍然有失偏颇,更加看重在一战中发挥了作用的西方国家。
尽管房龙自己说作为历史学者,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的主观看法而如实去记录发生过的事情。但是他的叙述方式还是反应了某种偏好。——不过他未必是有意的。作为一部范围广阔的科普读物,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涵盖内容,必须要进行挑选编篡来选择全书的脉络,毕竟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足够写成一部书。要想全面就不得不舍弃一部分,而既然历史书是人类编写的,就必然会体现出作者自己的意志。而同时,身处1920年的美国的他也未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东方历史,不写自己没有确凿力证的东西,也算是历史学者的守则。
后半部分写得比前半部分好。尤其是从文艺复兴开始,举的例子更加易于理解。但是这也许和年代相近有关系。毕竟距离我们的时代越近,残存的资料就越多,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也越与现在的人接近。而越是久远的故事,为了保证减少猜测就只能抽象,而抽象往往意味着枯燥。
最后又说到,现在的人们并不懂得像我们的祖先一样随着困难与危机那样变化,去提升自己以适应新的时代。历史学家当然会对于人类的“每一段”历史感到失望,因为相似的故事,他们已经听得足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