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2:夏商周》_读书笔记600字
“纯以文物讲史”这个点子我个人双手双脚赞同,甚至是觉得这是历史科普中用得比较少的角度。
但,无奈本书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就是简略历史故事叙述+文物照片的程度,属于比较平易近人的科普,而不是我期待的排除了“非信史”和相关猜测之后的真·研究。
以夏朝为例,国内普遍认为夏存在,本书也口径一致,但当需要文物证据时只说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大致跟夏相符”,后面跟着就是把所有二里头文物照片标上夏朝完事。既然只是年代相符,不是二里头的出土物直接证明了夏或相关人物/故事,怎么就当二里头是夏存在的证据了?万一是当时平行的别的文明/王朝呢?本书另外给了几副壁画作为文物证据,结果都是汉代的,请问汉朝距离夏朝多少年?更别说其叙述夏朝故事,基本是神话,诚然神话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佐证,但本书号称用文物讲历史,这也好意思用“神话”来搪塞?没证据就直说没证据,说考古学家还在研究中,说学界普遍这样解释云云不就完了么。
不是针对本书,因为本书采用的也不过是国内学界的普遍口径,我只是因为没看到所期待的逻辑严谨的论证——比如“某地出土某文物证明了考古界某猜测或与某史料印证,而某些记叙尚无佐证”——而感到非常遗憾罢了。
综上,本书内容详实,记述内容比较表层,有逻辑/注释错误(注意书友的评论),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