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专家解读手册》_读书笔记1800字
看專家解讀,再一次體會《原則》的魅力,最喜歡《理性乘以理性》那篇。什麽是極度開放的頭腦? 不要以自我為思考的中心,但很少有人願意謙虛去聽取別人的建議;而聽取建議也是有原則的,比如一定的專業性,並且對自己的觀點有保留意見,不是像情侣吵架那種為了面子或是退一步假裝贊同對方的觀點,就問題本身,而非情感。
◆ 自我进化是一切
>>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机器,我们该怎样设计这部机器呢?我总结了5个步骤:第一,选择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有不止一个。第二,看看你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第四,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第五,实施计划。
>> 我们总会遇到问题,但不要因此停滞。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否则就会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
>> 我曾经说过,如果所有条件都不变,重来一次,你能干得比上次更好,这就是成长。
>> 自我进化的最大障碍:自我
>> 《原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极度开放,即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头脑极度开放。
◆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和范本
>> 《原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指出了方向,甚至给出了范本,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文化中,面对不同的限制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每个人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 开源的人生方法论
>> 普通人的价值观是被灌输的,所以他们才是普通人;优秀者的价值观是自己选的,所以他们才和普通人不一样;卓越者的价值观是通过挣扎而得的,所以他们才那么少有、那么少见。
◆ 理性乘以理性
>> 达利欧系统的出发点、所有道理中最大的道理,是“进化”。
>> 达利欧说自己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我看到自然界或者社会上发生我不喜欢的事情,我总爱问自己,是不是我自己错了,也许在更高的层面看来,这件事就应该发生。
>> 在达利欧看来,痛苦和失败是演化的必然环节。你一定会遭遇失败,如果没有失败,你就没有挑战过自己的极限;如果没有挑战过自己的极限,你就没有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面对现实、发现自己的弱点总是痛苦的,但你应该把痛苦当成信号,说明这里可以改进。
>> 达利欧从“进化”这个大道理中推导出来,人生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失败—学习—改进”这件事。
>> 你要把用来实现目标的方式想象为机器。这部机器包括:·你的方案,也就是必须做的事;·人,能帮助你的人,以及你自己。
>> 要想真正做到这些,最起码你得有两个素质。一是灵活性,二是你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的结果负全部责任。
>> 怎么才叫“面对现实”——用达利欧的话说,你得头脑极度开放。
>> 目标并不仅仅是“你想要什么”。现实是你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得到。一个面对现实的人必须把目标和欲望区别开来。
比如為了學習把娱乐先放一邊,優先選擇重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 必须给你想要的东西排列一个优先顺序。目标就是你愿意放弃其他而最终争取的东西。
>> 每个人都说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 第一个障碍是“自我”; 第二个障碍是盲点。
>> 达利欧说,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行事。能跳出自我的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弱点,这才是高手。
>> 你得总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没看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更好的选项;做重大决策之前,你总是想方设法把所有相关信息都搜集过来……这种心态才是头脑极度开放。
>> 常常担心有什么东西自己不知道,要主动寻求知识。
>> 听取意见也不是谁的意见都听。达利欧有两个标准。第一,这个人一定要是“具有可信度的”。可信度有个硬指标:这个人在相关领域至少有三次成功经验。第二是这个人善于保留与别人不同的意见。
>> 人争论问题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种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故意跟别人争;另一种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故意说与对方一样的意见。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在为了感情而争论。真理追求者可不能这么争论。
>> 由此得到:1.你得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2.你得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3.你得激进地面对现实。
>下次再有谁固执己见,你可以问问他是不是有个特别大的自我,需要学学综合。
>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一天到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特别脆弱。
◆ 冰冷的教条是为了炽热地生活吗
不要感觉沮丧或透不过气,而要把痛苦视为大自然的提醒,需要去学些什麼。
>> 我不会感觉沮丧或透不过气,而是把痛苦视为大自然的提醒,告诉我有一些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只有当你能承认甚至接受自身的弱点时,你才能做出对自身有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