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江城》_精选读书笔记_700字

《江城》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何偉是真心愛著中國的,他的愛和那些戲子為討好中國人而表現出來的諂媚不一樣,他在乎的是師專的學生、涪陵的百姓,以及各種機緣巧合碰到的有趣的靈魂。何偉不是完美的聖人,他有易怒的時候,也有過幼稚的舉動,但也正是這些不完美讓紙上的彼得·海斯勒變成腦海中鮮活的何偉。
上世紀末的中國確實在走出閉塞的路上,然而這一動作,似乎在偏僻的江城涪陵顯得尤為緩慢。真實的閉塞和愚昧讓何偉筆下的涪陵有了歷史傷痕的色彩。可悲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在海外的另一座城市讀完這本書時,感到的不僅僅是對過去中國的惋惜,同時對那些曾經存在的閉塞卻有歷歷在目的憂傷感。是的,那些閉塞的陰霾依舊在我們身邊沒有散去。在面對外國人到來的時候,依舊會有人把一層迷彩蓋在社會的瘡疤上,「家醜不可外揚」的藉口也被偽飾為「不造謠不傳謠」,其實真正遮蓋在社會瘡疤上的是多年來國人心中的自卑感。在集體主義的催化下,自卑感變成了遮擋攝像頭的手,變成了阻攔話劇的外事辦,變成了油膩狡詐的官僚。
本書讀到末尾,一種熟悉的憂傷感湧上心來。我彷彿出現在了三年前的高雄,在面對簽證即將到期,即將返回廣州時的不捨和何偉筆下離開涪陵時的情感產生了共鳴。或許只有真切愛國片土地,真心在乎過一群人的朋友,才能理解身為外人即將返鄉時的憂傷感吧。
最後,文字的出色同樣需要感謝譯者李雪順,就正如李先生所說的,他是江城生活的親身經歷者,沒有他的復原和重構,或許便不會出現這般貼切的中文譯本。另外,批註功能讓我發現了一枚隱藏的彩蛋,原來李雪順譯者便是何偉筆下的阿爾伯特本人,這樣無形的銜接,讓這本應有些許淒美色彩的著作又敘上了一段沒有文字的圓滿結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