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9。以时间为线系统全面地重新展现鸦片战争的史实,对于事件根源的探究穿插其间。
本书对事实的呈现更新了我们对于这个时期的认识,可以当作工具书参考。例如第二次定海之战的血战六天其实是清军在敌人尚未正式进攻之前的无用功,真正战斗仅仅一天,与之前的厦门,后来的镇海吴淞过程几乎一样。
作者从帝国内部寻找东西方文化碰撞之际中华帝国失败的原因。皇权的过度膨胀对君主本人提出了近神的要求,君主决策失误难以避免,不可能完成的旨意和君主的绝对权威使臣僚阳奉阴违,扭曲事实,帝国于是失去从失败中获得经验的机会。 作为统治阶级的臣僚以儒学作为精神支柱以及行为准则,主战派是基于得人心者得天下的主剿其实是浪战,而一旦精神支柱动摇便迅速滑向另一个极端,主和派因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在议和中稀里糊涂不得要领,以至南京条约之后又白白奉送殖民者更加喜闻乐见的虎门条约。无论主战主和,都只考虑统治者的利益,而个人利益又往往凌驾其上。儒学统治的惯性过于强大,于是最进步的海国图志也称是否师夷两可,自然被帝国无视。民众与统治阶级对立,并且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无法凝聚成反抗殖民的力量,像抗日战争这样的反侵略此时并不可能发生。
最后在严谨的考证论述之下本书依然可读性很强,例如对道光批复中最常出现不可稍事游移但他本人就经常游移的吐槽也是很可爱了,作者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