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安石传(图文典藏版)》_精选读书笔记_1000字

《王安石传(图文典藏版)》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这本书不应该称为传,更应该叫王安石变法诸详记。说实话,读了开头我是想弃之不尽的,因为有些观点实在是太片面,而且太偏激。但我坚持读下去的缘由还在于我对王相公的尊崇,想着既是给他翻供,且耐下心来读下去吧。其中再联想起梁先生写此书时的处境,也多了几份理解,此时正是其变法失败,流居海外,心系立宪之事业之时,他的赤子之心,迫切之情可以想见,更可以理解。
言归正传,此书去宋史之鄙秽,翻阅诸多资料来打破污蔑王安石的诸多谣言,不可不称其为有理有据。但他借给王安石平反的机会伸张变法主张,很多主观意识还是较为片面和局限,甚至过高的塑造王安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人形象,反倒有些过犹不及了。他针对宋立国之处的政策,以及对朝堂之党争问题的看待过于局限,甚至显得幼稚,读起来简直有愤青之观感,读过之后不由得时刻提醒自己时刻要记得辩证地看待问题,绝不能放弃思考,随波逐流。
至于其中着重引用苏东坡的一些错误认识及言论的资料,引起两者对比的做法。我想不能规避有和林语堂叫板的嫌疑。而这两位用以对比的人物本身无论从道德学问上,还是气度胸怀上都是无可指摘的,其二人本身也是惺惺相惜,所争议的也只是政念不和,属于君子之争。但不可不提的是,在宏大的大历史观角度来讲,不应该用苏东坡去比王安石,因为没有可比性。我觉得苏轼的定位是文学家兼政治家,他华丽秀美,俊逸脱尘,是当时士大夫阶级的完美诠释者,他的诸多优点都很明显,就摆在明面上,可也仅限于此了。但王安石是政治家兼文学家,而且还是个品性端正的君子政治家,他胸中蕴藏着的锦绣巍峨,何等气象啊?那般境界早已超过了普通士大夫的眼界和认知,万千黎民之疾苦,他不仅装在心里更有实际行动,实在是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大才。而且他不慕虚名,务求实效的风格也远超当时的诸多士大夫,实在是因为心中有了绝顶的大志向,才无暇顾及外界的蝇营狗苟,也不屑于争辩,更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与当时安逸度日,花间樽前的传统文人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所以从比较全面的历史定位来讲,此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再说其文章,王安石的散文写的是极好的,清瘦俊逸,言简意赅,梁先生说其最得韩愈真传我是赞同的。而他的诗写得也极有意境,隐隐然有比肩唐诗之气韵的感觉,返璞归真,幽妙自然,他的绝句和律诗都很有境界,可能唯独差的就是词了……
总之宋朝诸多相公,不乏贤良方正,多谋善治者,但沧海横流,大浪淘沙之下,最令我倾佩的,还要属王安石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