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_精选读书笔记1300字
偶然发现这本书,便喜欢上阅读它。
书的扉页,我看到这样一行字:我们拥有同样的音频和心跳。的确如此,了解过许多中国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期间用生命来为自己内心的信仰而不懈奋斗的故事。这本书讲述的事带给了我同样的感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伊莎贝尔,她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不耽于世俗,不困于陈规,勇敢的去追逐内心想要的东西。她鲁莽而又不失机智,勇敢向前,能够看的清现实,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有自己的判断,不盲目听从别人的看法。她知道一个民族只有自己不放弃反抗,才有可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站起来。
真的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宁的年代。战争真的能改变一切。就想文章开篇薇的自述,如果说我们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学到了什么,那应该就是这句话了:‘我们在爱情中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在战争中发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争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在战争中,原来一个沉默稳重的诗人变成了一个酗酒、暴躁的男人,甚至都无法尽一个正常父亲的责任;在战争中,他们甚至都没有时间来好好爱一场。他们来不及对彼此大献殷勤,坠入爱河,然后结婚生子。他们甚至可能都不会有明天,伊莎贝尔和盖坦就是如此;在战争中,薇安妮虽然不如伊莎贝尔那样勇敢,但她也尽自己所能在战争中贡献一份力量。她挽救了十九个犹太儿童的性命,她曾尽力去帮助自己的犹太人朋友瑞秋逃脱德国人的追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去保全她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伊莎贝尔以夜莺为代号,二十几次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在德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审查下成功到达英国大使馆。据统计,伊莎贝尔和他的父亲于连·罗西尼奥尔以及他们的朋友运行着夜莺逃生路径,一起挽救了超过一百七十个飞行员的生命。
还记得在第一次伊莎贝尔护送飞行员时的情境。地形崎岖,月色暗淡,灰雾蒙蒙。伊莎贝尔被冻的脚都没有知觉,磨出了血泡。饥饿带来的巨痛扭动着她空空如也的胃。她可真真的是又困又累又冷又饿,但是她能做的只有紧紧跟上前面的人。因为一旦她与前面的人之间的距离过大,她就很有可能再也跟不上他们。即使如此,她还在鼓励前面的飞行员,告诉他们:看,我这样一个女孩子都能成功爬上来,你们又怎么可能做不到呢?她还鼓励飞行员们多想想他们的妻子和孩子。是拥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她才能坚持下来,忍受一个男子都未必能忍受住的痛苦呢?我深深地被她的顽强不屈和坚持不懈折服。
最后父亲于连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女儿的爱,并且为之付出了生命;伊莎贝尔在德国的集中营里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折磨,最终在即将被送入毒气室接受死亡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盟国美国的军队的到来解救了她。但她这几年的苦力和冻伤使她与肺结核斗争失败,最终再见到盖坦时躺在他的怀里安静地死去了……
虽然她为了自己内心的信仰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她临终前曾对自己的姐姐说,这辈子自己已经足够了。
这本书既带给我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又带给我对家庭关系的反思,更让我对爱情认识更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