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之味》_精选读书笔记_1800字

《人间之味》_精选读书笔记1800字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文字质朴、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很少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就是先生眼中的生活和人,历经苦难后的柔润使先生多了些许豁达和温情,这些文字犹如一杯清茶,淡淡的诉说着生活的滋味,苦亦是甜。先生是如水一般的人物,柔和,仿佛包容世间万物。读他的文字,如同和他交谈一般,自然、舒服。在当下千篇一律的皮囊下,只有有趣的灵魂才能写出如此生机盎然的文字,读着读着,世界就安静了。他这一生经历了很多,却说过的平淡,实则因为他是一个实在,活在当下的人。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人间草木皆有情、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皆是好去处和人间有情亦有爱。
人间草木,天地之气,大自然中的灵气就在这随风摇曳的花草之间。先生曾说“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他笔下一年开一朵的山丹丹花从民歌里走出来,忽然有了鲜活的具象;他说“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我才知道自己平时看花之时是盲目的、零散的,没有心的;读他写“万把钩”(苍耳),一碰到就会挂在衣服上,我又不由想起儿时的恶作剧,把苍耳往小伙伴的头发里扔,然后看他们从头发上往下捋时龇牙咧嘴的样子,是最好玩的时候;读他写“夏日将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我的心也在酷暑中感知到了凉意,那是童年的味道。
先生广博的学识让人敬佩,“蝈蝈”里有“秋叫蚰子”和“侉叫蚰子”,蝉有“海溜”、“嘟溜”和“叽溜”三大类,如何用粘竿捉这些高柳鸣蝉也写的栩栩如生。先生写鸟虫是有用意的,他说“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在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大抵是不同的,我们只看到赤橙黄绿,却不知所以,但先生却用他的明眸感知着每一寸土地上的生命,生活也随之丰盈起来。
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自然是国人最爱的美食。中国人真的很会生活,尤其是在吃上,真是不厌其烦,舍得下功夫,食不厌精,哙不厌细。先生所写的食物都很家常,说是写食物,其实是在写回忆。食物中的人鲜活的丰盈的在笔端流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他最爱的自然还是故乡的食物,那里有可以应急的炒米和焦屑,有质细而油多的高邮鸭蛋,先生也是爱极了家乡的鸭蛋,还写端午节孩子们怎么打络子挂鸭蛋,童趣十足,还忍不住感慨“曾将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读到这里,越发觉得先生的可爱。写家乡的春天时有这样的文字:“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牙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描摹了江南水乡的意象美,在文字中又不禁感慨知识的广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当和诗歌有了回响,画面变得更加回味悠长。
在“人间皆是好去处”中,先生的游记大多对景致一笔带过,更多的是人文的思考。立功与隐逸,皆是名仕之风。先生说严子陵之风若能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先生还写到“八大处山庄”,酷暑十分,读到这清凉闲居之处,实在是心生神往。“坐卧其中,有浮生半日之乐,得淡泊宁静之怀。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佳兴,可与人同”。
在“人间有情亦有爱”一节中包括了“自报家门”、“我的家”、“我的祖父祖母”、“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等。书香世家的熏陶给先生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虽少年丧母,但继母视如己出,让母爱没有缺憾。最可贵的是多才多艺又性情温和的父亲,建立的亦父亦兄亦友的父子关系应该对先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文中写道先生和父亲一起喝酒,一起吸烟,先生在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父亲还在一旁瞎出主意。这样的场景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所缺失的。先生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可以称他“爸”,也叫“老头子”,先生都不以为然,文末说到“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父亲如此,母亲也应如此吧。
在如林的世界里,永远不缺少各式各样的生活,可唯独有趣难做到。生活的平淡会磨平我们的感官,带来的是对于生活的麻木,做有趣的事,过有趣的生活,平淡无奇可以变得趣味横生,快乐能被无限放大,烦恼忧郁也能被消解。时光流逝之后,你就会知道,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