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_读书笔记500字
茨威格的作品让我回忆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都很细腻,读起来惊心动魄,情感不自觉得与文字融为一体。前两个故事里,茨威格都给他们(一个是沉醉于赌场快意的赌徒,一个是为了卑微的生存而行窃的小偷)安排了两个拯救他们的人,最后却以赌徒自杀、小偷依然是小偷结尾;或许是受前两个故事的影响而深谙人性,在第三、四个故事里,当文中的主人公用乞求和哀怜的态度请求旁人帮助的时候,他无情地拒绝了,以旁观者的视角,续写了他们的悲剧人生。读完第四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涌现出一个想法:底层人民之所以不幸福,之所以无法摆脱贫困潦倒、凌乱不堪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骨子里的劣根性决定的,作者深知其劣根性无法改变,才会对他们决绝地放弃了救赎。人性真的让人悲观到绝望,原以为作者会把绝望进行到底,可是他却以一个收藏家对珍贵画品的狂热而衍生出来的感人故事结尾,或许他想告诉读者“在众多丑陋的人性中,还有善良、单纯等美好品质如钻石般闪耀着光芒存在于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