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译文名著精选)》_读书笔记500字
《浮士德》被称为“世俗《圣经》”,这部长达12111行的诗句,是歌德毕生的大作。它叙述了主人公浮士德在年过半百之际,虽已成为当代无比的饱学之士,却对知识感到不满和渴求,而与恶魔订约,让他的人生重新开始,如果后者能用感官享乐迷惑住他,死后浮士德便将灵魂赠予它。
浮士德在此之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欲的追求、对政治的追求、对古典美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如同当时人类命运的化身。经受每一次悲剧性的失败后,都使他更加接近真理,更加深刻地领会人生的奥义。
另一端,浮士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最大阻碍就是魔鬼梅菲斯特,他与浮士德美与丑、灵与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对照,更像是一个“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的矛盾体,这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浮士德》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唯有自强不息,超越官能的弱点,才能达至真理的彼岸——更像是《复活》中托尔斯泰所言:灵魂最终得已救赎飞升,就必须依靠自己,不断克服堕落,使得人格更加完整,最终被天使搭救,所谓:
一切无常者,
不过是虚幻;
力不胜任者,
在此处实现;
一切无可名,
在此处完成;
永恒的女性,
领我们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