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从这本书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欧洲史观和中国史观的不同之处,这也是取决于两种文明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政治架构。
那么具体到二战,甚至更早的一战期间,欧洲确实表现的很糟糕。恶意的国家领土划分、激进的民族主义、遍及欧洲的失败主义思潮、意识形态斗争、宗教争端,大量的问题集中爆发。
没有哪个国家非黑即白,除了波兰、英国和少数无关大局的中立国,欧洲所有国家都加入了纳粹德国的阵营,有的成了德国的正式盟友,有的沦为战败国,处于合作政府的统治之下。部分同盟国国内反犹运动甚至远远强于墨索里尼治下的法西斯意大利;苏联对于某些东欧国家的清洗力度也远远高于纳粹德国。
至于战后清算,也能看出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都是利益优先,就算有些纳粹分子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但只要有价值,美国人也愿意原谅,例如帮德国开拓火箭产业的科学工作者,掌握共产国际情报的特工。甚至于借助梵蒂冈教廷秘密输送纳粹战犯至南美和非洲国家的“绳梯行动”。
而战后法院审判也是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法官都曾经与敌人合作过,或者至少为现已消亡且备受唾弃的战时或战前政权效力过;再例如审判标准不一,例如波兰等国的法庭对叛国者严惩不贷,但对犯下反犹罪行的人却手法轻柔;亦或者大量投机分子摇身一变,凭借最后一两年的投诚和抵抗运动逃过审判,轻拿轻放。
女性群体地位也明显不受重视,挪威等地法庭甚至严惩曾经与德国士兵发生性关系的女子。在新的法律之下,他们的孩子是没有公民身份的。
所以这本书毋庸置疑是一本好书,对于战后西欧的自我标榜和苏联的信息封锁进行了审问很反思,历史也许是由胜者书写,但至少不能抹去胜利过程中的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