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_精选读书笔记1500字
巴黎不只浪漫
如果美国让人联想到随性自由,西班牙让人联想到热情奔放,英国让人联想到保守内敛,那么法国必然让人联想到浪漫与风花雪月,所以才有法式热吻一说。而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它集合了万千浪漫于一身,同时它也是时尚先锋,每年巴黎时装周都会吸引世界的目光。那么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巴黎作为浪漫之都是否从古至今一直是如此?它的浪漫背后是否也存在过腥风血雨和不堪回首的往事。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阅读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以外,林达的这本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林达将巴黎的景点与历史糅合在一起,透过景点看历史会让你发觉,过去的巴黎不只是浪漫之都那么简单,今天的浪漫是以过去的悲剧和革命作为垫脚石的成果。
巴黎如同其他欧洲国家的城市一样也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这时候宗教脱离了它存在的最初的意义,各个地方的宗教不仅仅将自己的触角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更是包揽了政府与司法的职能,政教合一成为常态,宗教裁判所遍地开花,宗教以神的名义开始禁锢人们的思想甚至行动。
再黑暗的幕布也有透光的一天。启蒙思想就在这种宗教只手遮天的背景下从酝酿到发迹再到引领人们的思想,它在缓慢但却不可逆的改变着一些人的思想。人们平生第一次在思考自身的自由问题以及平等问题。启蒙思想像被大栅栏拦住的洪水一样,一旦栅栏打开,洪水就再也拦不住了。不仅平民百姓在思考关于自由人权的问题,一些进步的贵族阶层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由此而来的是包括贵族阶层,平民阶层在内的人们对于自由与平等的诉求与日俱增。拥有再强大的铁腕手段的皇帝也不能再忽略人民的声音。如果说路易十四还能用他的霸王之道来压制人民的力量得话,到了路易十六时期,他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必须做出妥协与改变。于是君主立宪制被搬上了舞台,三级会议成为主角,贵族,平民,教士组成的三级会议试图钳制王权。然而,君主立宪制还在萌芽时,被压抑太久的人民在雅各宾党人的鼓动下成为了一股疯狂的力量,此时我不禁想起乌合之众这本书。群众的力量具有强大的破坏性,一旦它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所引导与利用,那么它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破坏效果。法国大革命不再是温和的协商,民众们像疯了一样涌进巴士底狱,同时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被推上断头台,这还不够,这些激进的人们到最后竟然连温和派也排斥为异类,从而开庭迫害他们。
革命最后演变成一个谁也无法驯服的可怕的猛兽,所到之处除了造成破坏没有别的。结果,革命只是以暴力手段使得另一个恐怖阶层取代了原先的阶层。这难道就是进步么。
当然,如今的法国仍然是欧洲强国,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制度仍然是先进的。但是如今的强大并不能成为过去犯错的借口。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之所以要常常回头反思不是为了揭开伤疤让自己难受,而是回望过去我们才能知道我们错在哪里,以后的路怎么走才能避免相同的悲剧再次发生。
法国这方面做得很好。它将历史完好的保存起来,即便是那些不堪的历史,它也没有刻意要藏起来。接受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才能更好的前进。
同时我们必须知道,作为民众必须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民主国家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因为此种能力会防止我们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也会防止我们成为网络水军中的一员,中伤他人中的一员。
时代在进步,是非功过,孰是孰非,留给历史来评判。总之,历史相对而言是公平的,没有一个错误事件会被历史所洗白,同样,没有一件正义之事会被染黑。
当然,巴黎作为结合时尚与历史沉淀的国家始终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近距离观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