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实践理性批判(全新译本)》_读书笔记_1000字

《实践理性批判(全新译本)》_读书笔记1000字

康德这本书叫实践理性批判。虽说前有纯粹理性批判,但我真诚希望大家在断句时需要更加严谨一些。这本书的题目,实践理性批判,意思大约是「用批判的方法论述人类不能直接认知而只有在理性中才可认知的实践理性及认知过程中的先天原理」……((脏话),这太难表达了吧?!我语文都还给高中老师了)而不是「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或者是「去实践理性的批判」或者别的什么的……这样理解就偏了。

(我跟你讲康德骂人也是很直接的,虽然骂的很到位,看着确实挺爽的……)

人只能做到认识自己先天认识范围内的东西,而之外的无法并不能认知,这就是所谓“物自体不可知”。在这种认识论下,世界也被分为可知和不可知两部分。对于可知的部分,通过纯粹理性,也就是我们有限的理论理性去认识。而不可知的部分我们从道德中思辨和寻找,这就叫做实践理性。如何接近?这在判断力批判中会更详细的解释,是不断地提出并达成“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原则”所要求的判断以及由此而生的行动。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除了字数。。)实践理性都是绝对高于纯粹理性的。因为归根到底,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都是同一个理性,不过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他们只能是“综合性”的统一而不是分析性,亦即一种功能从属于另一种功能。若纯粹理性统治实践理性,那么世界就完全是可被认知的必然,失去自由意志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而纯粹理性统领纯粹理性是可能的,这是因为自由原本就是自然世界中可能实现之物。

康德以判断力批判作为桥梁,以审美为落脚点连接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他“根据反思的判断力的先验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便可以将自然界看成一个由低到高不断进展的目的系统,因而使得自由在自然界世界中可以得到实现。”

好,那么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那理性是什么?很多人对康德的措辞有疑问或许是并没有理解这一点。理性是独立连接真理的能力,故而理性让人类拥有直接正确认识观察对象本质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才是自由的本质。因此,康德的理性批判不是知性批判,理性为了连接真理,而不是建立世人各不相同的道德标准。

在明确这些之后,阅读这本书或许会有更好的体验。

归根到底,解决疑惑的最好方法是阅读,是跟随自己的心和理性寻找。而对于我所见到的一些对于康德的无端指责,我真的感觉很遗憾,康德都已经论述的那么详细了,已经那么清楚了,已经不能更直观了,为什么不用心好好去看一看每个字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