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一哲学沉思集(全新译本)》_读书笔记_1300字

《第一哲学沉思集(全新译本)》_读书笔记1300字

六个反驳有缘再见。总结一下之后补充。

1.怀疑一切,有什么是确定的呢?

我将假定不是上帝——他是至善并且是真理的源泉——而是某种具有极大能力并诡计多端的邪恶魔鬼施展他的全力来欺骗我。我将认为天空、空气、大地、颜色、形状、声音和所有外在事物仅仅是梦境的幻觉,这个魔鬼摆弄出这些来迷惑我的判断力。

2.思维和身体二分。强调思维。

思维吗?最后我发现了它——思想;只有它是和我不可分离的。有我,我存在,这是确定的。但是存在多长时间?和我思维的时间一样长。因为假如我完全停止了思维,那么我就完全停止了存在

这是谁的给予?

如果没有上帝,或者不管我怎么称呼他,那么是谁在我的头脑中放入我现在所有的思想呢?

先下定义,如果我怀疑自己是否真实,那我仍然在怀疑,那么我仍属于思维。

2.1疑问:不过怀疑属于理智吧,理解也是,但意愿应该是属于能动性、欲求、情感这一块了吧?

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那就是说,一个在怀疑,在理解,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像和在感知的东西。

2.2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事物联系:意识、意识到的东西、纯客体之间好多区别

因为,如果我从看见蜡这一事实而断定蜡存在,那么同样是我看见蜡这个事实更加明显地蕴涵着我也是存在的。

2.3想象力-理智:抬高理智。判断力-意愿能力,这回答了我的疑问。

因此我必须承认蜡的本质不是由我的想象力所揭示,而是由我的心灵才能够领会。

他对理智的强调,对想象力的贬低

我现在知道,甚至严格说来物体也不是通过感官或者想象力的功能被领会,而是通过理智本身;并且这种领会不是来源于它们被摸到或被看到,而是来源于它们被我们所理解。
思想所包含的东西不仅仅是那个事物的影像。这类思想被称作意志或情感,另外一些叫做判断。

分开了主、客体的对应关系

而在判断里可能出现的首要的和最平常的错误是我把在我心里的观念判断为和在我以外的一些东西是相似的或符合的。

3.上帝——客观实在性推论

有——完满的有

毫无疑问,把实体作为表象呈现给我的那些观念,要比仅仅代表方式或偶性的观念多一点什么,或者说,在它们自身中包含了更多的客观实在性。
无中不能生有,并且更完满的东西——也就是说,本身包含更多实在性的东西——不能来自于不那么完满的东西
一个观念为了包含这样的客观实在性,它必定从一些原因那里获得它的客观实在性,而在这个原因里的形式实在性至少同这个观念所包含的客观实在性一样多
因此我对无限的领会,即对上帝的领会,在某些方面是优先于我对有限的领会,即对我自己的领会。

有无限的观念才知道自己是有限的,类似崇高的概念。其实在比较中也知道自己是有限的,因此持有怀疑态度。

疑问:你可以相信上帝不存在,但是不能相信他不真实???这什么意思,一个物体存在不是先于它的属性的吗?

尽管人们也许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存在体是不存在的,但是不能设想这样的一个存在体的观念所代表的东西是不真实的

4.真理和错误

这是因为每一个清楚和明白的感觉无疑都是某种东西,因此不可能来自于无,而必定以上帝为其创造者

5.空缺

6.物质和心灵的二元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