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_精选读书笔记_1500字

《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_精选读书笔记1500字

罗马书是圣经新约中保罗书信中最重要一部神学性与逻辑性强著作。历史上对于罗马书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1918岁,卡尔.巴特的解释罗马书著作被称为基督教诠释学历史上经典与里程碑。而近代对罗马书还有些非传统新解释,例如,引起争议的,NT Wright “保罗新观”等。
而本书作者对于罗马书的研究与“保罗新观”的观点相类似。但是如果我们对本书之分析角度,层次,系统三个维度来认真查看本书,就可以发现,他有些令人值得反思与觉醒内容。
第一:从作者分析的角度看:如果导言作者认为他是以一个犹太人之无神论角度来分析本书。因此,凡脑没灌水读者应该不难想到,如果真是这样的角度,那他真能得出有意义结论?因为这里博弈难道不是太明显?尽管今天在犹太人会堂中参观,游览时都可以发现,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信仰中还是其理论研究上,犹太人对于“盼望弥赛亚的到来”十分关注,所以本书作者从此观察角度,并且从研究罗马书来“看弥赛亚”也是理所当然。不过这方面,最有影响研究代表作品有,比如前面提到NT Wright著作,以及批评NT Wright 书,例如,“保罗神学新旧观”等。作者似乎没有什么特色或者新观点。
第二:作者所研究的层次:基本上是对罗马书中一些希腊文词汇的个例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在希腊文研究历史中,它比较常见。退一步想,在中文国学课讲解诗经或者唐诗三百首,也许就会有些大学问老师通过分析一些词汇分析来讲课。曾经蹭许国璋教授英语课时,也他对一些英语的单词词汇分析,说得头头是道。本书作者只是用古希腊文诗汇分析做文章。好在现在也已经有不少类似希腊文解释圣经,可以推荐的诠释学好书,特别是有关带希腊文罗马书诠释,例如,世界公认Douglas Moo 教授的解经书。它同样已经有中文译本。
只是本书作者,像通过此方法在预设条件中夹带私货,推销其可能会误导人的一些观点。小白认为作者会误导人,就可以用本书译者作为榜样。尽管其翻译不错,但是其导读文章,呵呵,真不敢恭维,……。本书没有像译者导言介绍那样玄乎。也许译者太强调哲学了?
另外,现代希腊文诗汇分析方法除了有专业软件外,就是free软件,例如,“精读圣经”等都可以随便使用。特别它还可以从完整本新约翻译角度来分析其词汇用法。因此就不会有本书中出现某些断章取义的现象。这样可以在学术上区别或者分辨真伪。因为一般来讲,词汇诠释一定与上下文,语境密切相关。
第三, 作者所用诠释学系统也像比较弱。因为诠释学就像穿过所不熟悉的领域的道路,一般需要GPS或者地图一样。它也像认识人本身一样,解剖学是使得我们了解自己在哪些组织器官在需要的时候的必要正确的治疗。目前公认希腊文诠释学著作有,例如, Steven E .Runge ‘ Discourse Grammar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等。还有,如果本书还真是像译者导言中介绍,它从哲学或者神学角度涉及末世论的一些观点,例如,介绍有关神国度 “Already, not yet “ 时,目前其最为时髦,可以参考相关名著应该只是Thomas R Schrener 之 “New Testament Theology ”。麦种出版社已经有本书中文版翻译书。另外,作者诠释系统不管是其逻辑思维还是系统思维方式像比较凌乱,值得怀疑。当然,这也像是后现代一些大学问学家能够唬人之地方。
简言之,如果凡是读过“罗马书”基本的诠释学,圣经释经学,基本希腊文常识,基本逻辑思维,基本哲学知识读者,外加一点百渡,谷歌或者Amazon 搜索后,基本都可以理解及判断作者的研究结果是否真可信,或者入流?当然,智者见智。对于基督徒读者,读它应该特别小心并且有批评态度。因为罗马书中的重点主角是关于耶稣基督救赎的福音或者教义,本书作者在这方面,甚至像基本上不愿意正视。另外,作者对于尼采的辩护也是一个明显特征,以及大量似是而非的语言游戏。读者也不能不问为什么?
Happy New 2020! 新年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