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精选读书笔记_1700字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精选读书笔记1700字

《许三观卖血记》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代替的…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
《许三观卖血记》以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为创作背景,作者并非刻意描述当时的生活有多么拮据和苦难,而是以对话的方式,讲述许三观以卖血渡过了一个个的生活难关,结尾比较戏剧化,别的血友都是因为卖血而败了身体,而许三观老了,知道自己的血没人要了,精神崩溃了。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生活的磨难从苦至今,从来没有间断过,每个人都希望有神助,但从来都没有什么神,许三观卖的是血慢慢掏空了自己,却换来了一次一次渡过难关,他一生共卖血12次,前11次都是为了家人,第一次卖血娶了媳妇;第二次因一乐闯祸打人赔了医药费;第三次因与林芬芳擦出了火花买了补品,但剩下的钱被老婆充公了;第四次因l饥荒时期为了让家人填饱肚子;第五次因为一乐作为知青下乡,筹生活费;第六次因为巴结二乐的生产队长;以后又卖了五次,实际上是十天卖了四次,都是为了给一乐看病,至此共卖了11次;最后一次想为自己炒碗猪肝,但李血头说他老了血没有人要了,他觉得失去了救家人的能力,戏剧性地精神崩溃了。
其实,许三观活的还是很通透的,他并非像其他血友一样,将卖血作为依赖,而是作为不得为之而为之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并没有形成贪婪,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表面上自从知道他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才发现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作为一个男人他内心是憋屈不满的,所以无论他当时怎样嫌弃冷落一乐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渐渐读下去我看到的是一个父爱如山的好爸爸,饥荒时卖血挣钱许三观带着一家人去胜利饭店吃面唯独让一乐吃去一根烤红薯,半大小子饿的头晕眼花竟跑到何小勇家求饭吃,被打被骂的他终是绝望的离家出走了,母亲焦急去寻他,许三观终于也坐不住了,找到一乐时虽然嘴里一直在骂儿子,但最后他还是背着他来到了胜利饭店让一乐吃上了面。从那时起我就明白许三观已经从内心深处彻底接受了这个可怜的一乐,他愿意当他一辈子的爹,他就是一乐的亲爹!何小勇垂死之时,他妻子苦苦哀求一乐去他家烟囱上为何小勇招魂,一乐坐在房顶上百般抗拒,最后一乐还是听了许三观的话,一乐大声哭喊着:“爹,你别走,你回来。爹,你别走,你回来。” 接着转头就对下面的许三观说:“爹,你快上来接我。” ,那几声爹一乐都是朝着许三观喊的,一乐也完完全全的接受了许三观,这辈子他只有一个亲爹就是许三观!为了罹患肝炎的大儿子一乐,他十天卖血四次冒着生命危险为一乐筹钱,他甚至把这个不是亲生儿子的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曾经的许三观不愿把卖血挣的钱花在一乐身上,然而最后他频繁卖血,他卖完身上的力气卖热气,为救一乐竟差点丧命,这位平凡而伟大父亲的前后转变让人感动,前半部分的他对待可怜的一乐看似满是怨恨嫌弃,但许三观的小家在经历了种种变迁后他已经慢慢接纳了他最爱的好儿子,这位父亲他疼爱儿子他愿意为儿子做一切事情!
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都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
村民们喝水稀释血液、把身上的血当作摇钱树、迷信冥顽。故事有他愚昧狭隘的一面,当然也有宽容善良的温情一面,正是因为正反两面的描绘,才给人更多的思考,生命的苦难永远在不断更新,但曙光也一直都在,乐观对待,积极面对。
余华说这个故事是许三观对平等的追求。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