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_读书笔记600字
在我即将进入二十一岁的时候,我没听过波斯尼亚战争,没分析过侵略对国人的影响,没关心过民权民主,没看到安侃侃而谈他的想法时,十分羞耻,除了日常琐事与心情起伏,没什么大思想。而当安谈年轻人如何生活时,又很惭愧,我是很不像年轻人的年轻人,不明白嘻哈的美感,不理解游戏的快乐,没追过滑板没追过星没去过酒吧没蹦过迪,好像年轻人口头上说的“年轻”我基本参与不了,但是同时也有一些怀疑,这种“喊”出来的年轻是不是真的年轻,到底年轻人在干嘛,我不相信多数年轻人过着我上面所说的生活。我敬佩每天学习的人,这也是一种年轻,可是每天只有学习,却没有年轻的乐趣?我自己的生活又平淡简单得可怕,害怕的东西很多很多,是否有辱“年轻”?不知道。安德烈和菲利普都那么有思想有主见有反叛意识,可是我呢?最近忽然明白一个道理,以前很羡慕有主见有思想精神独立独立的女性并立志同她们一样,可是不读书不经历不思考空口说独立怎么可能呢。所以,一片空白时先往脑子里输入别人独立的思想吧。
读MM的信,更触动心弦一些。上大学后再看《目送》几乎感动得要哭了。虽然才在人生的初期,却也惶恐起来,对作者所说的老,对她看儿子长大的失落。一方面,怕父母老去。另一方面,怕自己老去。我根本不是心定神闲的人,对长大、对老去无法婉然接受。也许有一天回吧,也希望自己从容地优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