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书笔记600字
第一次知道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在高中的一节历史课上,依稀记得那时老师在讲文革以后的伤痕文学,于是记住了余华和他的《许三观卖血记》。但,说来惭愧,时至今日,方才读完。
这是读过的余华的第二本书,第一本叫《第七日》。
首先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最直接感受,这本书,虽寥寥几万字,人物也不多,算不得鸿篇巨制,但以小见大,以许三观一家几十年的变化,刻画了整个中国和时代的状况,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可谓下了一番功夫,匠心独运。
此外,在人物对话上,也极具余华个人特点,人物对话看起来荒诞甚至可笑,但读来却很有生活味道,而且符合人物性格和逻辑,不可谓不秒,感觉有一种人物跃然纸上之感。
最后,读完这本书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卖血的许三观也许没有了,但是“卖血”的中国老百姓一直都在。血,某种意义上象征人的精气神和生命的一切,许三观在那个年代迫不得已卖血养家,现代社会,虽然老百姓不至于卖血养家,但会出卖其他的,还有李血头这样的人,还有更多阿方,根龙。好在,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能看到中国老百姓的一种韧性,这也是中国人中国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关键。
在许三观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还有身边长辈的身影,他们为了孩子,都是不惜“卖血”的。
愿远方的父母一切安康。—戊戌年八月十六